第2章 如痴梦闻声换得佳人泪(1 / 1)

女君宿火 长生羊 663 字 3个月前

酉时雪下的愈发大起来,沈清娥拢了拢大氅,独身到往放置先帝灵柩的宫殿中。

前些日子还是意气风发的帝王,不过数日便成了冷冰冰的遗体,孤身躺在楠木棺中,了无生气。

沈清娥瞧不见他的样子,叫殿中侍灵的宫人都退下,缓步走到灵柩旁,轻声仿佛恐怕惊了谁一般道:“夺嫡称帝,征战疆漠收复国土,你太累了凭珏,我原谅你,但我更希望你能醒过来,大宣需要你…至少为大宣留下一个子嗣。”

“如此说来,汝是想让汝的爱人复活?还是想让他生个皇子?”

凭空出现的声音令沈清娥一惊,辨不清男女,也不知是何处传来的,她惊异的看向四方,呵声:“何人?”

那声音似是见她如此大惊失色,竟笑道:“吾是替汝完成心愿之人,汝还未回答,汝到底是想让他活过来,还是要一个皇子?”

见仍没人出现,而这声音又听得真切,沈清娥疑是她病了太久生了癔症,竟凭空听到有人出声,便欲佯装没听到,转身想走出殿内。

“汝不想实现汝的心愿了吗?”那声音又道,“吾是见你虔诚,才特地显灵的。”

显灵。

沈清娥心下思索这两个字,是神明的赐福还是类神明的捉弄,此时沈清娥却没心思思虑太久,以手挥袍跪下,低头双手合十道:“愿神明指一条明路,小女愿报答神明,日夜供奉烛火。”

那声音又笑起来:“有趣,汝竟宁愿求神,也不愿垂帘听政。”停顿片刻又道:“吾确实需要汝办件事,吾需要几个女子的泪水,汝去替吾收来。”

此话一出,沈清娥心下松懈几分,却不敢表露,只恭敬:“是哪些女子?神明不妨道来名讳。”

不过眼前眩晕一瞬,沈清娥便发现身旁景色全然变了。

夜幕初垂,身处的街市已然一片灯烛。青石古道,宛如龙脉蜿蜒,两旁商铺林立,檐角飞翘,琉璃瓦在玉盘下溶着白玉光泽。

行人如织,或着锦绣华服,或披轻纱罗裳,步履间流露出盛世风华。商贩争相吆喝,叫卖之声此起彼伏,或有文人身坐茶楼间推杯换盏,隐士作乐。

“这…这是何处?”沈清娥纵是宽慰她这是神明,但遇此异象,仍不禁心颤,犹豫半晌问道。

‘神明’道:“不同于大宣的另一个王国,或者说,朝代。沈清娥,这是大唐,四方来朝,百国臣服,万里疆域,尽展雄风。”

竟有这样一个王国,沈清娥是知晓大宣虽盛,但仍有藩国不臣服,百姓也并非都安居乐业,离都城遥远之处仍有民不聊生。而‘神明’口中的大唐,竟能做到这般吗?

若是大唐打来,大宣该如何呢……

“不必忧心,此处同汝所在的大宣不在一处,而吾要汝找到的女子,正在此处,汝还愿否?”

沈清娥迟疑一瞬,便启唇:“若是真能让陛下徐凭珏死而复生,上刀山下火海,清娥全凭神明安排。”

‘神明’得到称心的回应,道:“吾不要痛苦的泪,吾只要有价值的泪。至于何为有价值,就需要汝自己想了。”

眼前又一阵眩晕,沈清娥心知又是神明带她前往另一处了。

睁眼,眼前是一处宫城的城门,竟无须她问,心中便浮现宫门的名称:丹凤门。

‘神明’道:“吾要汝收集的女子名叫李裹儿,尚未诞生。汝要服侍在她身侧,为吾收集泪水。对了,如今是…”

嗣圣元年。

沈清娥脑中浮现这个名号,还未等她疑惑,‘神明’又道;“无须忧心,汝不明之处吾都会帮你,只要汝能拿到吾要的东西。”

为了不叫城门的侍卫看出异常,沈清娥只轻轻点头,没再言语。

从荷包中取出木牌递给侍卫后进了宫城,不必思索,只要循着脑中所指走,沈清娥吐出浊气,即便心中再思绪万千,也只化作六字:

既来之则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