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 对裴司的不公(1 / 2)

崇安先生给裴司留了许多课业,他选择留下在县里过年。

青叶放了几挂鞭炮,将裴司写的春联对上,首饰铺子里的管事送来不少年货,都是十一娘吩咐的。

厨娘烧了一桌子的菜,主仆几人欢欢喜喜的吃了年夜饭。

年初一,周家人来走动,看完十三郎。

刚出月子的十三郎蹬得格外有劲,周舅母看后,夸赞道:“十三郎可真厉害,将来必成大才。”

周氏心里欢喜极了,听着恭维的话,说道:“五爷也高兴,老夫人让人送了不少东西过来,还有银子,十分喜欢十三郎。”

自从十郎夭折后,家里许久没有男孩出生了,老夫人对十三郎的到来,十分喜欢。

周氏守得云开见月明,与娘家人说了许久的话。

温言在自己的屋子里画图纸,裴知谦答应给她换屋子的事情并没有落实,她并不怨,将自己的事情做好。

开了年,阳光好,府里请了女先生来教导女娘们琴棋书画。

九娘说:“人都是二伯母选的,听闻是找来教四姐姐的,还有一事,宋逸明定亲了。”

定的不是裴灵薇,而是宋夫人娘家的侄女。

四娘过年的时候都没有出门。

温言恍然大悟,九娘又告诉她:“所以二伯母下定决心要给她找一门比宋家更好的亲事。”

裴司过年十五,温言过年十岁了,四娘也有十三岁了,该到议亲的时候了。

九娘吃了一个橘子,又悄悄说:“二伯母想要你给宋三夫人写信,撮合四姐姐和宋逸明呢。”

“她是想攀高枝攀疯了吗?”温言震惊。

她和宋三夫人虽说有书信来往,可那是宋家的事情,宋三夫人怎么开口去撮合。

二夫人疯到这种事情都敢说,也不怕被人吐一口唾沫。

九娘说:“大哥哥过童试后,二伯母就像疯了一般,你瞧大伯母一直都在府里,也没见她做什么,二伯母怎么就那么想歪主意呢。”

这句话是四夫人说的,九娘转诉一遍。

温言给九娘塞了一支珠花,又问:“宋逸明定亲后,怎么样了?”

见到漂亮的珠花,九娘立即说道:“四姐姐不肯去宋府了,但听说宋夫人想将女儿嫁给三哥哥,这回三哥哥没考中,宋家就没了动静。”

裴家大公子有病都得了第一,裴昭连中都没中,宋家自然要重新打量裴宋两家的亲事。

温言听到这里,白净的小脸上浮现笑容,“后来呢。”

“就这样了呀,二夫人还望宋府跑呢,想娶个官宦家的女儿回来。”九娘老神在在的叹气,“她们说二伯母是痴心妄想,宋夫人将女儿养得那么水灵,怎么会嫁给商贾之家里。她们还说是宋夫人故意吊着二夫人,想要二夫人的好处。”

裴家富庶,凭借着厚实的家底,裴家不输宋家。

温言嗤笑一声,二夫人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下学后,九娘回四房,温言抱着自己的图纸去大房找大夫人。

入门的时候就瞧见一团如意纹的十二娘,她顿住了,大爷在一旁哄着女儿,面上满是慈爱。

此刻的大爷,像是人间最慈爱的父亲。

裴司连他一角余光都没有分到。

“大伯父。”温言上前喊了一声。

十三娘转过身子,稚嫩的脸上挂满了笑容,一团锦簇的衣裳衬得她皮肤雪白。

裴司因为喝药的缘故,面色常年发青,那股病态挥之不去。

温言再度感觉到了不公,紧紧抱着手中的图纸,咬牙微笑着离开。

裴司离开后,大爷才敢将女儿抱到正房来,兄妹二人从未见过面。

大爷将女儿保护得很好!防贼似的防着自己的亲生儿子。

温言走了十余步后还是忍不住回头,大爷面上带着和煦的笑,是她从未见过的笑容。

一时间,温言心头酸涩极了。

迈进正房,大夫人在窗下剪花,听到动静后放下剪子,“新先生如何?”

“那是给四姐姐上课的,我们不过是旁听罢了。”温言强颜欢笑。

她将图纸一张一张放在大夫人的面前,大夫人眼前一亮,“哟,好新奇的款式,你可真是吃这一行饭的。”

温言不好意思,这些款式都是前世疯子裴司送给她的,听闻是京城里流行的。

裴司虽说时常发疯,但对她,十分阔绰。

大夫人看过图纸,点头夸赞几句,道一句:“我派人送去县里。”

“大伯母,我想起看看大哥哥。”温言悄悄地拽了拽大夫人的袖口,“你说他过得好不好。”

大夫人说道:“当是很好,你想去就去,你阿爹时常去县里,带你过去即可。”

“他不带我去,我们去,可好?你瞧二夫人都去了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