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投诚献计(1 / 2)

李晓瑀发现段凝军迟迟按兵不动,便当即下令撤回,去杨刘城见李周,准备商量下步计划。

李晓瑀入城时得知同光帝率援军也到达了杨刘城,便直接去见了同光帝李存勖。

同光帝先是夸赞了李晓瑀的计策,又询问了一番现况,就在众人犹豫下步该如何时,忽听小兵来报。

“报!”

“讲来!”

“东城门外,有百余骑,着梁军服饰,当头一人自称康延孝,高喊前来投奔献计!”

“康延孝?”

一旁地郭崇韬见同光帝稍有迟疑,便立即追问。

“同光帝识得此人?”

“昔日父皇亲卫队中,有此一人名,后不知何原因,此人忽然便消失了。”

“可叫他一人前来,且听一听是何计策,若有疑问,再杀不迟。”

李晓瑀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因为他此刻实在想不出破局的方法,这个临阵倒戈的康延孝也许能打开新的局面。

同光帝点了点头。

“将他带上来吧!”

随后不久,传令兵将康延孝带进了工程。

未等众人开口询问,康延孝却先下跪,向着同光帝行了大礼。

“罪将康延孝!拜见同光帝!”

同光帝稍一皱眉。

“罪将?此话又是从何说来?”

“罪将昔日曾任职于先皇驾前,只因失手打死宫婢,因而逃出晋阳府,未能服罪,今日特来认罪伏法……”

同光帝看了看左右,无论是郭崇韬还是李晓瑀、李嗣源、李存审,都是一副纳闷的表情,而后,又看向跪拜的康延孝。

“你今日来,只是认罪?”

“非也!罪将在梁国做到了营指挥使,获得了紧要的军情,可助同光帝您一统天下!”

“莫要说大话!我们又如何知道你不是来诈降,诓骗我们冒然出击?”

李晓瑀趁机质疑康延孝。

“同光帝,这……”

康延孝似是有些心急。

“李府尹,无碍的,让他先说说,二等都来评判一番。”

“谢皇上!”

康延孝保持跪姿,直起上身就要说话,同光帝却抬手示意他起来。

“谢皇上!”

康延孝起身,向着众人施礼后,缓缓道来:

康延孝作为营指挥使,原本是王彦章门下得力干将,也是梁国朝中王彦章一派的实干将领。

王彦章被梁帝器重,委任为北面招讨使,率领七万大军对付唐国,而段凝为副使。

之前的战役中,王彦章身先士卒,率军与唐军交战。

而段凝在后方却慢发粮草,导致王彦章部队常常忍饥挨饿。

而后,王彦章想要将此事上奏朝廷,然而,王彦章的秘折却被段凝截获,不送给朝廷。

同时,朝廷的令也被段凝从中截获,不送给前线的王彦章。

因此,王彦章与朝廷之间便出现了误会,段凝借机弹劾了王彦章,自己升任北面招讨使。

康延孝也是王彦章卸任归汴梁之后,他回到段凝军中才知道此事,与他同志向的实干将领都是极为气愤。

段凝夜渡黄河袭取相州、澶州等地之后,回到汴梁,在朝堂之上对王彦章又是极尽羞辱。

王彦章气不过,便立下了“三日拿下德胜城”的誓言。

“速攻德胜城,的确好手段。”

李晓瑀听到这里,评论了一句。

“那段凝还在出征日宴请王将军,要不是王将军借口换衣服,立即出兵,哼,又被他耽误一天。”

康延孝说罢,其他几人对于段凝的厌恶又加深了一层。

“拿下德胜城,王将军见你们在拆除北城,便知道你们要去保下游的杨刘城,便也效仿,追去了杨刘。”

“段凝却因他十余日未能攻下杨刘城,又在朝廷参了王将军一本。”

李晓瑀听到这里已经有些不耐烦了。

“够了!故事讲的差不多了吧!你的计策到底是什么?”

康延孝也觉得故事讲的有些长了,便开始做了总结。

“我想说的是,那梁王朱友贞懦弱。他女婿赵岩,外戚张汉杰,都受重用。奸贼段凝,因送的金子多而被任用为大将,朱温时期的旧将地位都在段凝之下。王彦章,是一员勇将,朱友贞却派张汉杰到其军中监视他。小人得势,忠臣勇士都遭排斥,在我看来,梁必然灭亡。所以,我才带着百余同样志向之人,前来投奔。”

听了这番话,同光帝李存勖十分受用,而李晓瑀对此人忽然有些改观。

“那么……你所说的计策又是?”

“接下来就是我要说的计策,梁军准备在仲冬时节大举出兵,派董璋率陕虢、泽潞之兵出石会进攻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