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瓦解卢龙镇(1 / 2)

周德威的传令官回到中军营帐,将李晓瑀领兵出去的情况报知后,众将官一片哗然。

“这还没开打呢,就投敌叛变了?”

“可不,他能从梁国叛国而来,就能再叛去卢龙……”

“对对,我看他就是这种趋炎附势的小人,也不知晋王为何如此信任他……”

面对众人的议论纷纷,周德威并未言语,他内心虽然觉得自己接触过的李晓瑀应该不是这样的人,但也不由得开始怀疑起来。

正在众人议论迟疑之间,听得门外兵士来报。

“报!”

“讲来!”

“营门以外,右先锋将军,李晓瑀求见!”

众将官一听,都是心中一惊。

“他还敢回来?”

“周将军,小心有诈!”

周德威听着众人的揣测与劝阻,内心逐渐有些烦躁。

“好了!把嘴都闭上!我自有安排!叫他进来!”

“是!”

过不多时,中军大帐帘子掀开,李晓瑀微躬着身子,双手平托着自己的佩刀断水,缓缓走到大帐中央,向着周德威施了一礼。

“末将李晓瑀,特来向周将军请罪!”

“既然知道有罪,为何不来参加战策议定?还有,你领着五百骑军,去做什么了?一一讲来!违抗军令,擅自出兵,你这罪过可不小啊!”

周德威表现的很严厉,但心中也有些怕失去李晓瑀这样的智将。

“回周将军,我带着五百骑军,拿下了岐沟关,此刻,何副指挥使正在城中收拾残局。”

李晓瑀此言一出,周围众将官又是一阵议论。

“吹牛吧!五百骑军攻下一座关城?”

“我看这是他跟敌人商量好的计策,要引我们过去……”

李晓瑀听着周围人的言论,左右看了看众人,记住了几个说的最阴损人的长相。

周德威则是眉头紧锁。

“来人!”

“在!”

“传令下去!点五千军,进驻岐沟关接替先锋军!存晖!你去吧!”

帐中,右厢军副指挥使李存晖立即起身。

“是!”

李存晖离去后,周德威依然眉头紧锁地看着李晓瑀。

“你那宝刀,就先放下吧!若你所言不虚,便可……功过相抵!”

众人在军帐中直等到子时,李存晖才派传令官回来,证实了李晓瑀攻下岐沟关的事实。

然而,李晓瑀并未表现出洋洋自得的状态,依然是一副低头认罪的状态。

周德威看了看李晓瑀的模样,笑着摇了摇头,起身走了过去。

然而,当周德威来到李晓瑀身旁,仔细打量时,这才发现他衣服上的许多窟窿。

“李将军!你没受伤吧?”

“多谢周将军关怀,我这点不算什么的……”

周德威点了点头,刚要说些什么,忽然注意到周围将官们的神情,清了清嗓子,对众人宣布。

“李晓瑀!首战即胜!当为大功一件!但他违抗军令,事实确凿,念在他及时悔过之情,军功不免!但今后取消其先锋军名号!划回中军!”

周德威又思考了一番,当即又安排李嗣源率其部三千铁骑,顶替李晓瑀为右先锋,南下奔沧州而去;同时,安排李存晖在保住岐沟关的基础上,挥军南进。

李晓瑀率部回到中军,便跟着大部队,直奔涿州城。

唐天祐九年,正月初九,三镇军队并未直接攻城,而是包围了涿州城。

涿州刺史名叫刘知温,据城防守,坚决不投降。

之前桀燕国皇帝刘守光囚父夺权之时,其亲弟弟刘守奇便逃往了晋国寻求庇护。

此时,刘守奇也跟着晋军一同杀回了卢龙。

刘守奇的门客刘去非,在城下大声呼喊。

“河东小刘郎来为他的父亲讨伐叛国作乱的贼子,与你并不相干,你又为何而坚决固守呢!”

刘守奇见刘知温在城上迟疑,立即脱下头盔。

“知温呐!是我归来了!我兄长荒淫无道,囚父夺权,大逆不道!我知道你只是迫于形势而已,如今晋军来此,正是反击的时候啊!”

刘知温一见确实是刘守奇到来,又听了此言,便在城上叩拜,于是投降。

三镇军队不费吹灰之力便占领了涿州,下步便可直抵刘守光的老巢——幽州。

然而,岐沟关首战,李晓瑀被抢了首功;此次涿州之役,又全都是刘守奇的功劳,这使得未有寸功的主帅周德威有些不满。

周德威因有些嫉妒刘守奇功劳,便在晋王李存勖面前诬陷他。

晋王李存勖听信了周德威的谗言,立即便要召见刘守奇。

刘守奇得知此事,担心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