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烹小鲜悟治国(1 / 2)

李晓瑀又开始阅读烹饪相关的书籍,他才知道这个时代的食物烹饪方法似乎是以蒸煮与烧烤为主。

“我来了这几年……好像都没吃过炒菜啊……”

“不是蒸熟的点心,就是汤汤水水,明明是面条,非得叫汤饼……”

“要不就是大块大块的烤肉……明明有《齐民要术》啊……怎么,大家都不看书的吗?”

“对了,要说烹饪方式特殊,就要数那洛阳名菜葫芦鸡了……”

然而,那用宽油炸出来的整鸡,却不是平常老百姓能消费得起的……

李晓瑀还根据《齐民要术》中所记载的方法,自制了许多调味料。

看着食材、调味料等一切齐备,李晓瑀充满热情的开始修炼烹饪属性值。

起初,大家碍于面子,即便口味不合,也都夸赞李晓瑀做的饭菜非常好吃,但是,这却让他不知道该如何调整的更好。

于是,几日后李晓瑀就开始暗中跟踪其他人,果然被他发现有人在饭后还要偷吃。

“大家要把真实的想法说出来,才有助于我烹饪技术的进步啊!”

李晓瑀召集来众人说道。

此后,大家果然开始表达真实的想法,李晓瑀也因此遭遇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李晓瑀的烹饪技术遇到了瓶颈,而且大众的口味也是难以调节,都让他倍感压力。

然而,他从未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地努力,通过不断的尝试和练习,逐渐提高了自己的烹饪技艺。

经过多日的研究,李晓瑀依然遭遇了失败,即便他分着制作出酸甜苦辣咸五味的五道菜品,依然不能让所有人满意。

然而,失败并没有让他气馁,反而激发了他更加努力地追求烹饪技艺的决心。

他开始深入研究各种食材的特点和烹饪技巧,不断探索新的烹饪方法,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烹饪风格。

他按照书上所载的内容,做了一道宫廷名菜“烧尾鱼”。

这道菜的制作过程非常讲究,需要选用新鲜的鲤鱼,搭配各种调料,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首先,李晓瑀选用的是一斤半左右的鲜活鲤鱼,去鳞、去内脏,洗净后沥干水分。

然后,他用刀在每条鱼的两侧都划了几刀,以便鱼肉更加容易入味。

接下来,准备调料。

李晓瑀将生姜、大葱、蒜瓣切成末,备用。

一切准备完毕,李晓瑀烧热锅,加入适量猪油,待油块温度升高化开后,将鱼放入锅中,两面煎至金黄色。

李晓瑀将鱼煎好后,取出备用。

锅中留底油,李晓瑀倒入切好的生姜、大葱、蒜瓣末,煸炒出香味后,加入豆瓣酱,继续煸炒。

然后,李晓瑀又加入适量的酱油、白糖、醋,以及适量的水,调成料汁。

将煎好的鱼放入锅中,用勺子将料汁浇在鱼身上,让鱼充分吸收料汁的味道。

然后,盖上锅盖,李晓瑀撤出些炭火,用小火焖煮10分钟左右,让鱼入味。

最后,他打开锅盖,又用大火收汁,使料汁更加浓郁。

出锅前,他还撒上了一些葱花,提香增色。

这道菜的制作过程中,就吸引来了不少人围观,最终上桌时,更是引来一阵赞叹。

当日,大家伙都吃的极为满足。

但李晓瑀自己知道,这大锅菜仍然是做不到极致的味道,若改为小灶,应该会更加好吃。

他又凭着记忆制作了一道自己时代的菜“糖醋鱼”。

他选用新鲜的草鱼,去鳞、去内脏,洗净备用。

同样,李晓瑀在每条鱼身上都划了几刀,用盐、生姜片腌制一刻钟,以去除鱼的腥味。

将腌制好的鱼沾上淀粉,放入热油锅中炸至金黄色,捞出沥干油份备用。

而后,他开始炒糖色——锅中留底油,加入白糖,用小火慢慢炒至糖溶化,变成红色糖浆。

他将炒好的糖浆装入木碗中,加入醋、酱油、盐、生姜末、蒜末等调料,调成糖醋汁。

最终,将调好的糖醋汁倒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至汁浓稠。

他将煮好的糖醋汁一一浇在炸好的鱼身上,又挨个撒上了葱花。

这道糖醋鱼,鱼肉鲜嫩,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又让大家饱了口福。

从此,他的烹饪技艺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李晓瑀的技艺逐渐精湛,但他却并不满足于此,他开始在烹饪中寻找更深层次的东西,开始思考这烹饪技艺究竟与治国之道有何关联。

他开始思考,烹饪和治国究竟有何相似之处?

他开始回忆起梁王治理下的洛阳,回忆起各道诸侯的纷争,同时,以他这几年对民生的见识来思考,想着:如果自己是其中一个国家的领导者,该如何去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