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怎弄得这样狼狈?(1 / 2)

安王不知何故,突然丢掉了大半个河东府,以全军之力拿下了理县以西的玉州,就在成王都以为安王会继续南下,都打算离开云州退守府城的时候,安王又没动静了。

没错,他就那样缩在玉州,将散落在河东府的兵力全部收拢,只占据着越南府三个富有的州城,以及河东府几个靠南边比较重要的关卡州县,就这样休养生息起来。

这一举动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一直被安王关在北边的草原鞑子,北蛮人,直接跟朝廷那边来了个贴脸杀,原本只用跟成王打的同时在防备着安王的朝廷,现在是四面受敌,自顾不暇,只能跟成王休战,好专心对付北蛮人。

为什么说是四面受敌呢,因着北蛮人兵临京城,被镇国公镇守着的西域也开始不太平起来,西域十八个部落联合起来在边境发动小规模战争,试图挑衅镇国公的威严,想看看镇国公是否一如当初,宝刀未老。

大夏皇为此不得不紧急把燕临从跟成王的战场上调离,让他去对抗北蛮人,与此同时也动了迁都的心思。

单从安这一退,直接让朝廷没了一道防线,京城几乎在河西府跟河东府的交界,已经是岌岌可危,大夏皇怎能不担心?

至于说北蛮人好不容易入关,为何不继续追着安王南下,反而掉转枪头指向了大夏皇?

呵,人家又不是傻子,江南再富庶能富庶得过京城?

那商人再富有还能富的过国库?

不过北蛮人也只是暂时跟安王休战,等他们拿下了大夏都城,杀了大夏皇,仍旧还是会南下。

北面的战场风声鹤唳,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士兵跟老百姓死去,是真正的人命如草芥,而南边,原本打的难舍难分的几方人马却诡异的安静起来。

安王齐王且不说,一个休养生息,一个韬光养晦,成王竟然也静悄悄的没有趁机反攻两人,同样缩在云州城不出,不知在密谋什么。

事实上,现如今的情形容不得成王妄动,他除非能一举拿下安王齐王,要不然不管他攻击哪一方,另外一方都会趁机进攻让他腹背受敌。

尤其安王放北蛮人入关的举动把成王给惊到了,若是安王也如法炮制放北蛮人来南方,那他区区十几万大军,能打得过对方的十万铁骑吗?

这就不得不说单从安虽然反了,但他是真有本事反的,之所以被成王咬住也完全是因为单从安本人在对抗北蛮人,根本抽不出功夫收拾成王这边,这不,来了个跟单从安不相上下的燕临,直接就把成王打的找不到北了吗?

当然,这“大好”的局面也是连城墨给谋求来的。

齐王世子没了的消息传来之后,连城墨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想了足足一个时辰,然后他就做了这样的决定。

前世,单从安是死扛北蛮人最终被自己人背刺,战死沙场,他一死,北蛮人大举入关,燕家父子接连上了北方战场,可就在俩人马上要平定北方,把北蛮人赶出大夏地盘的时候,大夏皇动手了。

最终燕家人被安上叛国的罪名全家活罪,除了燕家小儿子燕洵逃出来,其他人无一幸免,而成王趁大夏后方空虚大举进攻,与此同时一直被成王看不上的齐王带领藏在海岛上的水军通过运河控制了整个南方,在长达五年之久的拉锯战之后,终于建立了新朝。

而这期间,前世的连城墨在云州城刻苦读书,参加小科考获得了些名气,后因为各种原因,在结识了林殊时便果断弃了家族押宝的成王转投齐王麾下。

只是那时候,还不等连城墨崭露头角,齐王也没了......

总之前世发生的一切,在连城墨重生后做出一个个与前世相反的决定时,就发生了变化,前期他还只是改变了姚李村一个村子的命运,可从他带着师父出山救下连城旭,杀了慕容清,拿下理县,帮助安王,燕将军以及齐王蚕食成王的地盘,一切都变了。

齐王世子竟然早死了,他身边的小姑娘还很可能是他看重的,燕家人的血脉,那不妨把这水搅得更浑好了,让所有一切都提前,加快进程后,或许能早些结束这乱世也不一定呢?

连城墨如是想,所以他给单从安去了一封信,一封劝他撤退的信,同时也暗地里给燕家去了一封信,他不相信大夏皇的动作燕家没有发觉,只可能是他们发觉的时候已经晚了,只能运作一下让燕洵一个人逃。

如今他提前通知燕家,倒要看看大夏皇该如何应对?

不出他所料,大夏皇不仅把燕临调去了北面,还紧急召了燕国公回京,然后派了他自己一个心腹去接手西域的燕家军,试图收回兵权。

收到这些消息的时候,时间已经步入五月,连城墨看着燕临寄来的信,想着上面的话若有所思。

就这在时候半夏披着蓑衣走了进来,立刻打断了连城墨的思绪。

“不是说今日不出城吗,怎弄得这样狼狈,小花,快去给你家姑娘准备干净的衣服更衣。”连城墨起身帮着小姑娘拿下身上重重的蓑衣,说话间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