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连城墨的建议(1 / 2)

不过村民们却没有像围着半夏那样去围连城墨。

一来,姚里正交代过村民们,没事不要往小公子跟前凑,二来,半夏已经承诺了明天带大家编织渔网捕鱼,没那个必要了。

连城墨回到自家地盘,就看见几个小家伙都围在火堆边,还有一阵阵香味传出来。

他鼻子动了动,没想到小姑娘竟然能将鱼做的这么香,他可是知道他们手里除了盐,没有任何调味品的。

半夏看见连城墨回来,笑着冲他挥挥手。

“这小鱼马上就烤好了,你坐着歇会儿就有的吃了。”半夏指了指烤架上烤的外焦里嫩的小鱼。

“好,那我歇会儿。”连城墨点点头并没有凑过去,而是在独轮车旁坐下休息。

并把剩余六条鱼跟半夏晾晒的笋干一起挂在独轮车一侧。

主要是,小姑娘身边也没地方挤了,连城墨擦擦自己额头上的汗珠,嘴角带笑的看着小姑娘一边烤鱼,一边哄着几个小的。

这样温馨的画面,他真的是很久没有看到了。

虽然没了前世位高权重的生活,如今这样的气氛却更让连城墨开心。

他想,他一定会维护好这份安宁,不让霜儿跟阿瑜重蹈覆辙的。

还有小姑娘姐弟几个,她对自己如此信任,定不能辜负!

没多久,半夏就烤了第一波小鱼,给大家一人分了一条,半夏三两口解决掉自己那条便继续烤。

她这烤架可是竹子搭的,得在竹子被烤断之前,把这些小鱼全烤熟才行。

如此,又分了一波小鱼,半夏将剩余两条小鱼烤熟,锅里炖的鱼汤终于成了奶白色。

留下一整条两斤重的大鱼,半夏从小的那条上取了肉最多的半条放在一个大碗里,再加上那两条烤鱼端着去了李郎中那边。

“谢谢丫头,你家这饭吃的可真够早的,全村的孩子都要被馋哭了。”李郎中倒是没客气。

接过鱼肉把半夏夸了一通,让她明日下午带着晾晒的差不多的人参过来跟他学习炮制药材,这才让她回去。

李郎中特意提高了声音,让村里人都知道半夏给他送吃食是因为要学人参的炮制法子,免得有些人多想。

果然,大家一听是这个原因,有些心里有意见的立马就打消了,李郎中是村里唯一的郎中,祖祖辈辈传下来的。

他会的那些医术都是只传给自家儿孙的,旁人哪怕是同村同姓他也不会教的,毕竟是吃饭的本事。

其实,李郎中之所以肯教半夏炮制人参,一来这炮制人参的法子并不影响他在姚李村的地位,且人参也并不是那么好找的。

二来,半夏确实对姚李村有恩惠,尤其对他们李家,他这也算是是投桃报李,还些人情了。

最后,半夏明显跟小公子关系很好,小公子很多事都听她的,他这也算是卖小公子一个面子。

村里其他人只知道连城墨是云州大户人家的子弟,李郎中可是知道连城家的影响力吗,那可是天下学子崇拜的门第。

可以说,连城家是桃李遍天下也不为过的。

送完鱼回来,半夏发现大家都在等着她,并没有抛下她先吃。

见小家伙们一个个眼巴巴的看着锅里,明明一副馋的流口水的样子,却没有一个不懂事的叫喊着要先吃。

半夏微微一笑,小手一挥喊大家开饭。

一锅鱼肉鱼汤吃的孩子们肚圆,半夏还打算要是大家没吃饱,她再煮点米粥,现在看来是用不上了。

等连城榆跟祁常山一起抬着锅去洗碗,半夏便跟连城墨说起答应村民们编织渔网的事情。

半夏自觉这种领导人的事她不擅长,不如让连城墨去跟村民们交涉。

虽说是可以编织渔网捕鱼,但小河就那么大,里头虽然有鱼可那也是有限的,若是家家户户都编织渔网捕鱼,那岂不是乱死了?

果然,连城墨一听半夏的顾虑,跟她说了句别担心,便起身去找姚里正了。

姚里正家两个儿媳正在生火做饭,一见连城墨过来忙打招呼。

“呀,小公子过来了,大河,你快去把咱爹叫回来。”大儿媳林春忙对一旁抱着儿子哄的姚大河道。

姚大河刚要点头答应,他小弟姚大壮放下一抱柴说了句我去叫爹,然后就一溜烟跑了。

原来,姚里正不知去跟村民们说什么了,此时并不在这。

连城墨跟几人打了个招呼,便在姚大河的邀请下暂时坐在一旁,就那么看着大家忙来忙去的。

此时因为半夏家早早的吃了晚饭,村里人馋的不行,也都纷纷开始做起饭来。

姚里正父子回来的很快,姚里正一脸微笑的跟连城墨打招呼。

他刚刚可是听村民说了,小公子家的半夏丫头在河里抓到了鱼,还要带大家一起抓鱼呢。

连城墨一如既往的开门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