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虽然没想当好人,也不能让我不当人啊(1 / 2)

寿康苑,小佛堂。

金嬷嬷领着沈青竹一路过来,直接到了小佛堂门口,没有再往里去,金嬷嬷停下脚步笑着看向沈青竹。

“将军夫人,小佛堂到了,夫人请进吧。”

“多谢金嬷嬷。”

微微福身答谢,沈青竹也没耽搁,她快步进了小佛堂。

小佛堂并不算太大,进门之后,沈青竹就见两侧墙上,搭了一层层的台子,上面摆满了烛台,昏黄的烛光笼罩着整个小佛堂,连带着最前面摆着的佛像,也披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更添了一层慈善祥和。

上辈子被囚禁,长期待在阴暗的环境里,不见光的环境,几乎已经成了沈青竹的噩梦。

小佛堂也谈不上透亮,可是在这,沈青竹却一点都不怕。

那种淡淡的光,让她平静。

老太君并不在这边,沈青竹在小佛堂四下看了看,也不着急。

去了佛像前,双手合十拜了拜,之后,沈青竹就去了一边的小桌旁。

桌上摆放着佛经,笔墨也齐全,最边上,还有一沓老太君抄的佛经,都整整齐齐地放着。沈青竹瞅了两眼,都说字如其人,老太君的字沉稳又不失飘逸洒脱,倒是有些像老太君的性子。

沈青竹坐下翻看着佛经,半晌过后,她索性提笔也抄了起来。

抄佛经静心。

沈青竹心里清净,倒也没觉得时间难熬。

隔壁房里,老太君斜依偎在罗汉榻上,一旁的矮几上,放着鎏金的兽首香炉,淡淡的檀香气氤氲而出,在房里蔓延,老太君手里拿着佛经,慢慢地翻看着。

瞧着时辰差不多了,老太君这才看向一旁候着的金嬷嬷。

“青竹丫头还在小佛堂里?”

“是。”

金嬷嬷也不瞒着,她微微上前两步,到老太君身边。

“将军夫人自从进了小佛堂之后,就一直在里面等着老太君,眼下来看,应该有一炷香多些了。将军夫人看了会儿佛经,现下正在抄写佛经,心神宁静,一点都不显得焦躁,倒是沉得住气。”

老太君听着,眉眼里带着淡淡的赞赏。

放下佛经,老太君一边撑着矮几,从罗汉榻上下来,她一边跟金嬷嬷感慨。

“青竹丫头是个习医之人,若非有这份静心,有这份耐性,她也学不到那些医术,掌握不了那些本事。她一心学医,在安国公府又受宠,心性纯粹,这次进了永昌侯府的门,发生了太多事,的确委屈她了。”

“老太君说的是。”

金嬷嬷说着,眼神不由地微微闪烁,她忍不住询问。

“老太君,让将军夫人在小佛堂等那么久,老太君不怕将军夫人埋怨?”

“她不会的。”

这话,老太君说得笃定至极。

她对沈青竹有信心,就像当初,她对夜晟泽有信心一样。

缓步往外走,老太君道,“青竹丫头是个聪明人,她会明白我的用意的,这人啊,心里可以有气,可以有恨,也可以反手还击,报仇雪恨以牙还牙,那都是本事。可是,人这一辈子很长,总不能因为一时之事,就让仇恨填满了心,把一辈子都毁了。报仇是报仇,排解是排解,这不冲突。”

都说佛法普度众生,可实际上,佛法渡不了所有人,也渡不了所有仇,所有恨。

老太君从没想过让沈青竹放下仇怨,隐忍退让,息事宁人。

只是,沈青竹得静静心。

不然,她心里只有恨,又如何装得下情?

没有感情,她和夜晟泽往后的日子,又该怎么过?又怎么过得好?

心里想着这些事,老太君不禁微微叹息,她带着金嬷嬷出了屋,往小佛堂去,只是才走了没几步,老太君就瞧见寿康苑院门外,依稀有一道颀长的身影闪过。

老太君微微挑眉,“是晟泽吗?”

“是。”

见老太君问,金嬷嬷也没瞒着,她笑盈盈地回应。

“老太君说了,只请将军夫人过来,将军事忙,就不必让他跑一趟了,老奴也把话带到了。可将军心里大约放心不下夫人,还是在后面一起跟过来了。他没进寿康苑,就一直在外面守着,老奴估计,依照将军的性子,再等一会儿还见不到夫人,怕是就要进来找了。”

“他对青竹丫头倒是上心。”

“是啊。”

金嬷嬷靠近老太君,眉眼间全是笑意,她轻声嘀咕。

“以前,将军身边都是糙汉子,再不就是小和尚,他整日板着脸,除了吩咐任务就是读佛经,一月到头,他脸上也见不了几回笑模样。

这些年,往将军身边靠的人,也不是没有。

仗着有几分姿色,想要上位的小丫鬟,看重将军相貌战功,想要结亲的千金贵女,还有那宫里的七公主,不也试着往将军身边凑过,对他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