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延续你的梦想2(1 / 2)

我们的奋斗年代 周飞 1027 字 4个月前

供销社很快为丁立办好了人事关系,但是周科长的话一直萦绕在他心头。他和导师做的到底是个什么项目?为什么何教授来看望他的时候没有提起?思来想去,他决定星期天亲自找何教授问清楚。

“小丁,今年的农资冬储工作马上就要开始了。”业务科科长赵春明对他说道,“周六开始,咱们科室所有人分批到基层社了解情况。你跟着我们一起去没问题吧?”

丁立想起前些天周明迪说的话,看了眼挂在墙上的挂历说道:“没问题,咱们下乡几天?”

赵春明对他的表现很满意,他对工作的热情度很高,主动性也很强:“怎么也得一个星期,你准备点换洗衣服。”

不止赵春明对他印象好,整个供销社几乎都在议论他:文气儒雅,对人很有礼貌,不愧是大学毕业的。

二楼办公室的徐珍总趁着送文件的机会到业务科找人说话。两年前,她在商务局工作时就听人说起“丁立”的名字,当时别人告诉她,丁立是个知青,这个人就是谢海芬。谁知两年后他会以大学生丁怀仁的身份来工作,他俩还在同一个单位。耳朵里都是对丁立的称赞,徐珍情不自禁地笑了,看来她和丁立还挺有缘分。

宝成乡的人却在议论,潘小枣和丁立总归是有缘无分。

自从潘小枣住进了林场宿舍,抚养三个孩子的重担都压在她的肩上,她每天的生活就是工作、孩子、浇树,忙碌得没空想其他的事情,更别说坐下来好好看书练字了。好在林场的广播每天都在播放,丁立曾对她说过,广播是了解世界的最好工具。

春天已经来了,潘小枣忙着在供销社调度农资物质。尽管沙漠里种不了多少东西,可是宝成乡每年的农资总是短缺的。

她当主任后,更加体会到调度难做。手心手背都是肉,多给少给都不合适。说到底还是太穷了,如果县农资公司每年冬天多储存些农资就不至于这样了。

她一边整理报表,一边听广播:“据报道,河南省某农户今年初承包土地种植农作物,供销社帮助其完成销售,目前已实现了盈利千元的目标。”

她尖着耳朵听完这条广播,捕捉着里面的关键词:土地承包,供销社帮助销售,盈利千元?

她一年的工资才二百四十块,一千块比她四年的工资还要多!如果一年就能赚一千块钱,那就能实现丁立说的致富了。

土地承包制她是知道的,林场之所以没有实行是因为可用的土地太少。乡亲们自己能用的土地都不够,公家就更没有多余的地了。

守望在身旁“嘤嘤”作响,她把他从竹椅里抱出来哄着,脑海里仍在想那则广播,不时朝窗外望,这里除了沙漠还是沙漠。

第二天一早,鲁大文带着鲁小文到她寝室门口敲门。这两个孩子年龄虽不大,却帮了她不少。

潘小枣每周都要去给树浇水,这是雷打不动的习惯。每逢此时,他们就轮流来帮她带孩子。今天小文留在这里,大文和她一起出去,连牛车都替她套好了。

昨晚,潘小枣想了一夜土地承包的事情。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还会想丁立。她想着,如果丁立还在,他一定会支持她做这件事,而且还会为她出主意。

她把水桶从牛车上卸下来,一瓢一瓢地浇在长势良好的树脚下。好一会她立起身子,看着眼前这片面积不算大的“绿地”发了会呆。

“干妈,你是不是想干爹了?”鲁大文问道,他见过潘小枣偷偷的哭,可是一到人前就变得没事一般,就像他刚失去爸爸妈妈那会一样。

潘小枣回过神,替鲁大文擦掉脸上的沙土:“我在想,如果你干爹还在,这里是不是会多种很多树?”

“一定会的!干爹说过,要让这里变成绿色。干妈,你不要难过,只要有我和弟弟在,我们都会帮你的。”

“大文,你想不想实现你爸和你干爹的梦想?”

“嘿嘿!”鲁大文裂开嘴笑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只要你还种树,我一定会帮着浇水的。”

鲁大文天真无邪的话让潘小枣有了主意。回到寝室,她安顿好守心和守晴,抱着守望往林场办公室走去,后面跟着两位小保镖。

今天办公室里来了好多人,都是为孩子读书的事而来。林场已经停课很久了,大家都很着急,希望老书记能向镇里申请调个老师过来。为了这事,老书记正愁的直抽烟呢!

可潘小枣进来说的第一句话,让他连抽烟都停了下来,她开门见山地说道:“张书记,我想承包沙漠。”

“什么?”老书记像是听到了天方夜谭般惊讶。今年夏天,他就可以退休了。没想到,在他退休前会听到有人要承包沙漠的话,而且还是潘小枣。

乡亲们也很惊讶,刚才还火急火燎的,一下子都安静了。老书记没啃声,守望伸出小手去抓他的烟袋,发出“咯咯”的笑声。

潘小枣急了:“张书记,你倒是给句话呀!”

他缓缓地牵起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