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生产1(1 / 5)

我们的奋斗年代 周飞 3660 字 4个月前

林场所有的人都想不明白,潘小枣为什么不跟着丁立一道去浙江,尤其是眼下。

就像当初别人议论她会去浙江过好日子一样,又有人开始议论她放着清福不享是个傻子。

潘小枣不做任何解释,每天照常上班,照看树苗,不同的是她又开始值晚班了。

这一天早上,她交完班路过林场,看到鲁大文和鲁小文在门口伸长着脖子。

她停下来问道:“你们在等我吗?”

一看到她,鲁小文欢快地提起手里的水桶,脸上乐开了花:“干妈,我们今天不上学,帮你去浇树。”

潘小枣本来想拒绝,但是转念一想就答应了。

冬天了,黄沙时而被风吹到半空,又带着漩涡散开而去。

鲁大文和鲁小文学着潘小枣的样子,浇起水来有模有样。浇完水后潘小枣就带着他们往鲁家宅子走去,那里还有一棵沙枣树。看着长势良好的沙枣,潘小枣的心情就很好。

鲁大文好奇的问:“这里就一棵树呀?”

想到前段时间被黄沙吹得得以见天日的鲁家屋顶,潘小枣想说点什么,可是见两兄弟懵懂的样子,她还是忍住了,只说道:“这是沙枣。它的生命力特别强,我听丁老师说,就算地面温度达到70度,它也能活的很好。”

“干妈,为什么我觉得这里好熟悉。”很久没吭声的鲁小文瓮声瓮气地说道。

潘小枣盯着他的眼睛:“记住这个感觉,下次我再带你们来。”

回去的路上,两个小男孩把她护在中间:“以后你给树苗浇水的时候,我们都跟你来。”

潘小枣会心地笑了,丁老师说的对, 如果林场每个人心里都有植树的想法,何愁宝成不会再变成绿洲?

回到家里潘小枣忙着给他俩做晚饭,他俩乖巧的生火添柴。趁着锅里的面疙瘩还没有开,她坐在灶前从口袋里拿出一封信看起来。

丁立并没有如她所说每周写信,因为路途遥远,邮政通信的周期都不止一周。

信中说他已经在学校报到了,现在住在学校的寝室。

“小枣,我在这里一切都很好。我想了又想,还是希望你能到浙江来。这次,你一定要听我的。我给你汇了钱,过几天就能到了。你拿到汇票就赶紧买车票过来吧……”

“干妈,汤开了!”鲁小文的声音打断了潘小枣。信还很长,她来不及看完,再度把信折好放回口袋,她的心已经不在晚饭上了。

电子汇票如期而至。林场里又有好些人开始羡慕了:丁老师刚回浙江就给潘小枣寄钱来了。

这天,陈主任陪着潘小枣去镇里邮电局兑汇票,看着潘小枣一点没胖的模样问道:“几个月了?”

潘小枣下意识地抚上肚子:“快三个月了。”

陈主任在自行车后面铺了个布垫,让她坐得更舒服些,嘴里唠叨道:“丁老师也真是的,你说不跟着去浙江,他就真不带着你去。照我说呀,就算你不去也得架着你走。你真是个倔脾气,现在怀着孩子,孤零零一个人,看你以后怎么办。”

潘小枣知道她向来是刀子嘴豆腐心,而且最近林场的议论太多,她看不过眼。

面对她这般关心,潘小枣只乖乖地坐上自行车,笑着不说话。

陈主任急了:“钱也兑出来了,我带你买车票去。”说着她就要往汽车站方向走。

现在轮到潘小枣着急了,她跳下车拦住陈主任:“陈主任,不能去。”

陈主任被她吓得半死:“哎呀,你有话直接说就好了。你跳什么啊?要是伤了孩子可怎么得了?”

潘小枣仍然拉着她:“那你不许去汽车站。你去了我也不会买票的。”

陈主任无可奈何地看着她,把她的心思都看在眼底:“你老实告诉我,你是不是不打算去浙江了?”

潘小枣点点了头,陈主任被她气得直跺脚:“你这孩子,你怎么这么轴呀?别人巴不得逃出林场,你倒好,有好地方去你都不走。你到底是为什么?”

可是任凭陈主任怎么问,潘小枣就是不肯说。陈主任问道:“难道你是担心会拖累了丁老师?”

回林场的路上,陈主任显得沉默多了。送完潘小枣,她转身就去林场找了曹天保。林场里所有的信都是曹天保分发的,丁立给潘小枣的信也是。

送第二封信的时候,曹天保有些耐不住了。上次陈主任特意来交待他,要多照顾潘小枣。这话不需要她说,他也会这么做。

只是,看着潘小枣,他觉得她太苦了。她比以前更卖力的工作,除了工作还要去浇树苗,就像是刻意忙起来要忘掉什么似的。

把信递到潘小枣手里,他却没有松手:“小枣,你和丁老师之间出什么事了?他是不是不要你了?”

潘小枣像是听到了惊天骇闻般睁大了眼睛,他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曹主任,你为什么这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