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大学生和小学生的婚礼(4)(1 / 1)

我们的奋斗年代 周飞 704 字 4个月前

“小枣,我,我这就去报名。报完名咱们就结婚。”

潘小枣不再掩饰如潮水般翻滚的感情,红着眼应道:“我听你的。”

这天下午报完名,丁立没告诉潘小枣,偷偷找了张书记。

得知二人终于定下了婚约,张书记笑得嘴都合不拢。

远了不说,单说宝成林场这一年以来,办喜事的年轻人屈指可数,能看到潘小枣嫁给她喜欢的人,那可是最大的喜事乐事。

“张书记,有一件事我们想请你帮忙。”丁立随后说出此行目的,“我父母在浙江,一时半会过不来;小枣家只剩她一个人。所以……所以我想请你当我们的证婚人。”

张书记正拿出烟斗,一听这话,当下把烟斗拍在桌上。

“没问题!就算你们不请我,我也要自请当证婚人呢!”

张书记一琢磨,说道:“我和小枣她爸是好兄弟,看着小枣有个好归宿,我太高兴了。这不仅是你们的喜事,也是林场的喜事。婚事就交给我来操办,怎么也得办得热热闹闹的。”

“不成!”丁立连忙喊道,“我和小枣商量过了,婚礼一切从简。明天劳烦曹主任给我们开个介绍信,我们办个结婚证,您出面给我们证个婚就成。”

“这怎么行?”张奎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他,“乡亲们对你俩的事可关心了。你们结婚,大家都高兴呢!你这不是扫大家的兴吗?”

“可是……”丁立挠着头,“我也不想结婚弄得人尽皆知。”

“你要结婚的事情已经人尽皆知了!”张书记点上烟。

“那……尽量简单一点,行不?”

“好,简单办就简单办。一顿饭总要吃的吧?”

“那肯定要请证婚人吃饭。”丁立笑着说。

张书记拍拍他肩膀说:“成了。我来安排!”

丁立鞠了个躬后,转身往宿舍走。

“对了,丁老师,有个事我还是先问清楚……”张书记想起一事,高声问道。

“我知道。您是想问我带不带小枣去浙江,是吗?”

”对。”

丁立回头说:“我们已经商量好了。我不带她去浙江。”

张书记一震,脸上露出一丝失望的神色。

“她留在宝成乡,等我学成归来,继续治沙!”

旋即,张书记脸上绽放出勃勃生机!

婚礼办得简单却又又不“简单”。

说简单,是因为按照丁立和潘小枣的想法,就只是张书记、曹天保、鲁家大小文等少数几人一起吃了个饭。丁立和潘小枣也只是简单地换了一身借来的绿军装,潘小枣胸口别了小红花。这绿军装还是曹天保动用关系,从镇上借来的。

“不简单”是因为吃完饭后,宝成林场突然热闹起来,村民挨家挨户送来了礼物,虽然大部分都是自家种的东西,但是那份心意却是沉甸甸的。

丁立感动万分,让潘小枣把礼物一一收起来。

潘小枣纳闷地问他:“以前你不是什么礼物都不收的吗?”

“这不一样,这是乡亲们对我们婚姻的祝福。”丁立笑眯眯回答。

眼看乡亲们都不请自到,张书记扯了扯衣领,亮了亮刚灌了三杯白酒的嗓子。

“这个好日子,我就来说两句吧。”

大家伙连声说好,丁立和潘小枣对视一眼,默默牵起了手。

“事到如今,我还记得丁老师来我们宝成林场的第一天,那天我正在敲着烟梆子,门外突然有人喊,有人吗?我寻思:哪个不长眼睛的小子问出这种话来,我不就在门口吗?于是我就走到了门口,我一看,一下子就明白过来——点名要来我们宝成乡的浙江知青来了……”

张书记说得抑扬顿挫,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

“……丁立和潘小枣,他们的相遇,是山与海的相遇,他们的这场婚礼,我愿称之为山海连线……”

用山海连线形容这场婚礼再贴切不过!

乡亲们都鼓起了掌。

曹天保插科打诨道:“老书记,我补充一句:这场婚礼也是大学生和小学生的婚礼……”

众人一听哈哈大笑起来。

潘小枣愤然从丁立手里抽出手,指着曹天保脆生生地道:“曹主任!我已经毕业了,这起码是大学生和小学毕业生的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