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方向(3)(1 / 2)

我们的奋斗年代 周飞 1069 字 4个月前

在一片稀稀拉拉的“老师好”中,丁立用沙哑的声音告诉大家,说自己昨天出了点事,耽误大家的课程。不过,他身体还不行,嗓子也哑掉了,接下来就继续由班长领读。

说完,丁立让潘小枣到讲台上领读,潘小枣有点犹豫:“丁老师,讲台上我不大行吧。”

丁立让她别担心,“照着读就行了。”

潘小枣红着脸走上讲台,清了清嗓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在孩子们的朗读声中,丁立走到了窗边,看着窗外不远处那无边无际的沙漠。此时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层峦叠嶂、巍峨如山的金色沙漠之上,尤为壮观!

丁立心里琢磨:看着多像黄金之山啊,这要是哪一天能成为真正的金山该多好呀!

这时候丁立透过玻璃上的影子发现了自己只是穿着个背心,他心里一怔,心想:糟糕,走得太急,都没注意到没套衬衫。他回头看了看孩子们,见大家都在认真读书,就他从后门偷偷走出了教室。

丁立回到宿舍换上衬衫后再次来到教室,结果正撞见老书记在走廊的窗户处朝里张望。

“张书记,您有事?”

老书记咳嗽了一下,举举手里的胡杨枝,这是昨晚丁立从林场东片折回来的那根胡杨枝。

“张书记,您这是?”丁立疑惑地问道。

这时候,“轰”的一声,教室里突然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笑声,随后,整个教室跟炸锅了似的,孩子们的吵闹声此起彼伏。

丁立听到几个孩子大笑着说:“班长,你又读错了!羞不羞?”

难怪刚才孩子们突然笑起来了,丁立心想。

丁立赶紧跟老书记说:“我先进去看看,您等我一下。”

老书记点头,说:“去吧。”说罢,要出烟斗,看了一眼教室后,又收起烟斗走到了教室里的学生看不到的角落堆起烟丝。

丁立推开门就听到潘小枣的声音说:“我没错!”

进了屋,丁立看到班里个子最高的罗海抢过潘小枣的课本,罗海十五岁了,读三年级。

“这个字你念错了,它念衾,不念‘今’!”

这是读到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了……丁立马上反应过来。

“我……我……”潘小枣本来就刚读一年级,这首诗她还没正儿八经学过,“把课本还我!”

“丁老师!”潘小枣看到了丁立。

这一喊,起哄的同学们都乖乖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去了,唯独罗海拿着潘小枣的课本,看着丁立,不知所措。丁立板着脸,他不允许有同学在班上故意欺负其他同学。

“丁老师,我这是给小枣纠错呢。”罗海赶紧解释。

丁立点头,伸手拿过课本,说:“回去读书吧。”

罗海冲丁立吐了吐舌头,回到自己座位上坐好了。

丁立对学生们说道:“潘小枣是班长,但她才读一年级,有些课你们学过了,她还没学过,她念错了,你们帮她指出来这是好事,但是不应该起哄,更不应该欺负她,明白了吗?所有人,包括潘小枣今天放学回家都要罚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十遍!”

“抄十遍?一百遍都抄!”罗海带头起哄,她本以为同学们会跟随自己,没想到同学们都低着头,认真严肃地听着丁立说话。

“接下来大家自习一小时。”

说完,丁立把课本放回到潘小枣桌上,说:“名字写对了。很好。”

看到丁立一瘸一拐地走出教室,潘小枣摸摸自己额头,自言自语:“没发烧啊。”

丁立找到老书记时,老书记正蹲在地上,把一根树枝埋到这片黄土地里,一边抽着烟斗,一边仔细瞧着,丁立哑然失笑,心想:老书记这是给我摆龙门宴来了。

果然,老书记起身说道:“丁老师,你说我种的这胡杨枝能活下来吗?”

“不能,但如果做好培育,先让它生根再种下,再有足够的水源的话,它就能活。”

“我们生活在沙漠里的人都知道胡杨这种不死树,但丁老师你想过没有,为什么大家不在沙漠里种大片大片的胡杨树呢!”

“因为光种它不行!每个地方的沙不一样,沙漠环境也各不相同,在宝成乡,胡杨不是防风固沙第一步的优选树种,具体什么时候,还得一步步研究。”

老书记咦了声,抬起头笑眯眯说道:“所以你折它不回来,不是要告诉我你想要在沙漠里头种它?”

丁立摇头道:“我来宝成乡有些日子了,从大家口中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说沙漠中什么都活不下来,沙漠让我们贫穷,我们只能被沙漠赶着走……所以,我折它回来,是想告诉大家,沙漠中自然而然都可以活下来很多植物很多动物,那如果我们用人民日报上的社论说的那样,用科学的方法防风固沙、植树造林呢?我们是不是有可能把沙漠夺取的土地夺回来?是不是有可能把沙漠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