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纺织之都(2 / 2)

从1987开始 海冰玉 1302 字 4个月前

既然问了,你就说说你的想法,你放心,于副府长和唐副府长都是有经验有能力的人,你的想法最多给他们一个思路,不会出任何问题。”

易飞便说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无外乎根据自己前世一些记忆,将一些地形、气候与西阳相似的发达地区的经验给讲了出来。

“你的意思是一个地区集中发展一类产品?”

于朝阳说道:“百花齐放不是更好?东方不亮西方亮嘛。”

这符合大部分人的想法。

就像现在的每个城市都有纺织厂、食品厂一样。

当然也和如今的运输不太畅通有关。

“我也不好说,集中发展某一产业,可以提高竞争力,产业链趋与完整,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易飞也不知道如何表述,他想举些例子。

可这些例子牵涉的企业要么刚刚起步,要么还不存在。

关云涛说道:“我觉得易飞说得很有道理,易飞,你说的要在临东打造一个纺织工业城,是否就是个道理?”

易飞点点头,说道:“是这个意思,苗记纺织进军临东,正是打造纺织工业城的一个契机,苗记的产品本就比较齐全,除了建厂还要投资批发中心、物流中心,市府只需在招商引资方面稍加引导、宣传,服装、家居类纺织品、工业类纺织的工厂便会雨后春笋般的成立,人们只要使用此类产品就会想起东江临东。”

如果不是苗记,他没有想过在纺织工业上下大功夫。

青江纺织厂即使归了丽飞,也没准备大力发展。

他对纺织业一窍不通,真要去做还不如赵总。

当然服装也算纺织业。

苗记回来了,那就不一样了。

甭管咋说,自己身上流的也是苗家的血液。

不过,他对纺织品实在不熟悉。

唯一能做的就是提前布局,把临东打造成以苗记为龙头的纺织工业城。

凭着苗记在纺织工业中的经验,将来定会在华夏、乃至全世界纺织工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赵秋城说道:“易飞,你刚才说什么物流中心?”

听着像是运输中心的意思,只是他不肯定。

易飞说道:“就是运输中心的意思,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

物流的概念现在还没有普及。

赵秋城都不太清楚。

苗氏兄妹却是知道的。

苗仲远说道:“只要市府支持,苗记愿意与市府一道把临东发展成纺织之都。”

易飞的说法并不稀奇。

国外也有不少这个之城,那个之都的。

正是这种理念。

但是,从他和妹妹相认到现在苗记确定和青江纺织厂合资,也不过才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

他能想到这一点,而且准备实施实在是难能可贵。

他才十六岁。

苗仲远暗叹,易飞如果承认自己是苗家人多好。

想想自己那个国外名牌大学毕业的金融学博士的儿子,就想痛打他一顿。

苗仲远决定,这次回去,就把那逆子送到临东来。

也让他看看,他屁的金融博士。

关云涛相当激动。

打造纺织工业城这两天他听易飞说过多次。

他以为易飞只是盯着临东纺织一厂,毕竟那里原来是苗家的产业。

没想到,易飞想的远远不止这些。

试想一下。

未来临东郊东区有几十家甚至几百家各种纺织品工厂,加上大型的纺织品批发市场,还有易飞说的那个物流中心,全东江乃至全华夏的纺织品经销商都来临东定货,那是什么场面。

纺织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