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 章 产值翻三倍(1 / 3)

从1987开始 海冰玉 1405 字 3个月前

易飞骑车去了机械厂。

他得先去了解一下机械厂的情况。

刑志东和林儒山两人都说,他们的加工能力不比精密机械厂差。

尽管两人不可能有意欺骗他,有些东西还有眼见为实。

至少自己得心里有谱。

别到时候加工出来一批,达不到要求,就麻烦了。

损失多少且不说,时间耽误不起。

易飞到刑志东办公室的时候。

他办公室正好有人在谈事。

刑志东知道易飞来的目的,他示意易飞去找林儒山。

屋里坐的两个人看易飞还是个孩子,以为是刑志东的亲戚,也没有在意。

林儒山没什么事,坐在办公桌后面看报纸。

两人寒喧几句。

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

林儒山领着易飞一个车间一个车间看过去。

易飞看得很仔细,还时不时和干活的工人交谈几句。

工人虽然看他还是个小孩,但由书记亲自带着,也不敢怠慢。

他问什么都老实回答。

有的工人认识他,知道他是陈一凡的徒弟。

陈一凡现在可是机械厂的大红人。

新上任的工会主席。

据说刑志东能当上厂长,就和他有关系。

加上老陈人缘极好,和厂里的工人关系都不错。

他们对易飞更加客气。

机械厂和易飞前世参观过的那些全自动的生产线当然没法比。

但比起精密机械厂也不差多少,至少比他以前想像中要好得多。

他以前一直以为,像机械厂这种老厂,设备老旧、工艺落后。

真来看时,并不是那么回事。

先进的机床设备还是有不少的。

他也看了工人正加工的零器件,应对未来几年甚至十多年的加工没有任何问题。

现在加工的花样也许没以后多。

真要说加工精度,一点也不比二十年后差。

现在还没有玩命的削减成本之说。

两人看了一个多小时才把十来个车间看完。

林儒山说道:“易飞,我们现在去四分厂?还有时间。”

易飞最想看的当然是四分厂,那个才是关键。

他想要的是搪瓷内胆,不是机械加工。

两人回到办公楼大门口,正好看到刑志东出来。

他说道:“我正要找你们俩,怎么样?易飞,我没吹牛吧,不比老娄那差吧。”

“刑厂长,以前还真的不了解咱机械厂,好东西不少啊。”

易飞还真的不是说客气话,前几年机械厂没少进新设备。

“那咱们现在……”

“刑厂长,咱们还得去看看四分厂,那个才是关键啊,咱能不能赚到钱就看它了。”

“走,不叫司机了,我开车拉你们去。”

——————

四分厂也不算远。

在临东市的东北角,从龙山大道直行到军山大道向北一拐没多远就到。

再向北几里地就是青江纺织厂。

对整个临东市来说,这里已经是远郊了。

四分厂里地盘可不小。

整个厂区加起来有几百亩地大。

进厂门没多远就是办公楼。

后面大约有一两百米长的空地,栽满了杨树。

再向里走才是厂房。

他们也没有去分厂的办公室。

刑志东直接领易飞去了一个比较新的厂房。

里面的设备也很新,从国外引进的。

易飞曾和周书文一起,参观过一个搪瓷厂。

都是二十多年后的事了,里面一半的设备和这些一模一样。

厂房里还放着一些工业用的反应釜、反应锅什么的。

工厂里的工人也不忙。

三三两两的慢腾腾干着活。

有人认识刑志东,也只是打个招呼,接着慢腾腾地干活。

四分厂从民品转到工业品后,加工任务就不重,因为远离总厂,也没人当回事。

在这上班的人,都和混日子差不多。

易飞看了生产线,知道这些设备加工热水器搪瓷内胆肯定没问题。

只是不知道他们技术怎么样。

不是有设备你就能加工出来,原料、工艺占主要因素。

这些倒是不怕。

承包后可以慢慢培养一支工艺、技术先进的团队。

有关搪瓷的一些先进工艺、材料他还是知道的。

尽管没有厨卫电器那么精通。

刑志东领着易飞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