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一百块钱收了(1 / 2)

从1987开始 海冰玉 1246 字 3个月前

赵秋城确实不靠古董发财。

他就是喜欢收藏。

收古董肯定能赚钱。

这是常识。

但正常情况下,肯定没有他做生意来钱快。

从临东市到省城那条路就是他修的。

修一条路赚多少钱?

这还只是他其中一个工程。

除非他再次发现树化玉那种号称无价之宝的东西。

但这东西可遇不可求啊!

翟涯松告诉他,现在城里再收古董有些难了,也有点贵,乡下还是有的,只是太值钱的可能不多。

现在也有点晚,要早几年下手更好一些。

赵秋城也不在乎,反正有时间就下来跑一跑,说不定就能淘到一个好的,就当工作累了,跑到乡下透透气。

他喜欢收藏,并不迷恋。

只是一个爱好罢了。

赵秋城从车里拿个毯子,就铺在十字路口。

他自己往上面一坐,倒真象个收东西的。

赵丽丽撇撇嘴,弄得跟真的似的。

这村子,毛坏房居多。

转瓦房都很少。

能有什么好东西。

——————

一会,有人陆续来了。

大部分都是拿的铜钱,各色名样的,最多的是乾隆通宝。

也有一些其它铜钱。

清朝的居多。

一个五毛钱,赵秋城统统收下。

就算一些缺了边的,他也不嫌弃,反正就五毛钱。

还有一些盘子、碗、罐子的。

他都拿起来看看。

有的给五块,有的给十块,最多的一个给了二十。

易飞把他收的拿起来看看。

看不太明白,应该年头都不少。

赵秋城拿过一个四十左右的汉子递过来的一个碗看了会,“老兄,这个是你花了几毛钱刚在集市买的吧?”

这碗一看就是现代的东西。

那汉子尴尬地笑笑,“我就是考考你的眼力界。”

赵秋城瞅他一眼,你要考我能不能找点稍有难度的?

特么的,碗底都印着八七年字样,还是简体字,这考个屁。

估计这位大哥也不识字。

他也不生气,就当逗个乐。

赵丽丽不懂,也不掺言。

她把赵秋城收来的东西拿在手里看,也看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古懂这东西,易飞以前也从来没有接触过。

脑海中先祖的记忆也没多少关于古董的。

易家先祖似乎一个个对医术都很迷恋,对别的好象都不太在意。

就算易付华先祖,也只是对梅香院感兴趣。

他对药物的研究也非常用心。

只是研究的方向不太对路,以至于易家中医学的很多精华都没传下来。

他对古董好像也没啥研究。

易飞也不在意。

反正他也不靠这些吃饭,自己对未来三十年能记清就行。

先祖那些医学的记忆,忘了都没关系。

忘了,他倒也心静了。

不用再犹豫将来要不要当一名医生。

他不想当医生。

没原因,就是不想。

可先祖的记忆在他脑子里,不当医生是不是有点可惜?

如果能忘了。

那是最好的。

——————

这时候。

一个中年妇女在后面对着易飞和赵丽丽轻声喊道:“小弟弟,小妹妹。”

两人回头一看。

一个衣着破烂的中年女人向他们招手。

现在农村的条件已经大大改善。

穿这样破衣服的人已经不多。

只有老年人才穿有补丁的衣服。

中年妇女穿这么破的已经很少见。

易飞和赵丽丽对望一眼向她走去。

不知道她喊他俩有什么事。

赵秋城抬头看了一眼,也不说话,大白天也不怕他们出事。

有易飞在。

也不用担心被骗。

鬼知道他是个孩子,还是个千年老妖。

就他的见识。

有骗他的人,估计还没出生。

那个妇女已经在他这转了好几圈,不知道是不是有东西卖。

那妇女等两人走近了,打开手里的布包。

她小心地拿出一个类似盘子的东西。

棕红色,上面沾满了泥,脏兮兮的,盘里面有一些花纹。

也不知道她从哪弄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