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救助先生(1 / 2)

李向海为难地说:“可是,我们罗教也不愿意欠人家人情,这样吧,罗教的弟子遍布天下,我的属下遍布江南,如果你日后遇到难处,可以呼我,我的弟子只要看到信号,必立刻来找你,帮你解忧。”说着他把枕边的一个响箭拿出来,交给雍儿,说:“这个是我们罗教的接头暗号,你需要的时候点着它,我的人会来找你的。”

雍儿摆弄着响箭,心想,这样也好,自己若实在找不到亲生父母,散失的亲人,请罗教的人帮忙,也许有效果,他们的眼线耳目那么多,应该没问题。于是,把玩着手中的响箭,若有所思,她沉吟片刻,说:“在下恭敬不如从命,就收下了,日后若有难处,还请李舵主出手相助。”

雍儿随着送她的人来到湖边,在她自己看来,小岛就是湖上的石舫,一个不会随波逐流的绿色的船,她被船夫扶着踏入船舱,随着小船,进入了水天相接的地方,她想到了早前读过的“云深不知处”这句诗,唐代诗人贾岛虽然说的是山,可是,在这里更适合水,在水上漂流的雍儿,看着天空多姿多彩的云,她觉得自己所乘小舟,正向着云中漂去。

雍儿心想,人生果如漂萍,谁也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人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向好处努力。灾难来了,避之不及呀。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他们都是咋样的,曾经都经受了什么,为何自己在襁褓中居然就只能漂流在水上。雍儿根据易经测算,知道自己的命是水命,天河之水,难怪自己一直跟水有着不解之缘。

船终于靠岸了,这里是一个热闹的集市,送雍儿的罗教随从把雍儿带到一个旅店,给雍儿要了半斤牛肉,一盘红烧鲫鱼,一盘开洋淮笋,让雍儿一个人慢慢享用,自己则坐在一边候着。这时候,来了一个公子模样的人,带着一群打手,过来清场。公子要独家享用旅店的酒菜,店里的人惊慌四散,只有雍儿坐在那里慢慢享用着饭菜。

公子过来伸手拉雍儿,随从抄起凳子,舞成了一个凳子伞,把雍儿护在后面,凳子“嗖嗖嗖”的,令人眼花缭乱。公子惨叫一声,摸着头上被凳子砸出的血窟窿,趴在地上,打手们赶紧拉着他,狼狈逃走,雍儿仍然在吃饭,丝毫不动,不是雍儿镇定得很,而是从小到大雍儿没有吃过亏,根本不晓得被打疼的痛苦感受。

吃完了饭,雍儿进屋休息,跟随从就此别过,随从给李舵主抓了药,回岛上去了。

半夜里,雍儿听到隔壁房间的人在说话,叽叽喳喳的,起先不以为意,忽然,她听到吴名两个字,她一下子惊醒了过来。侧耳细听,她的汗毛都竖了起来,她听到了对方在说:“吴名作为罗教中人,在前几日夜间罗教派往淮安程府赵府抢劫的行动中,不但不去抢劫银两,却护着赵府的人,趁乱打伤了自己的兄弟。赵府是漕运总督赵志贞的府邸。现在,吴名被抓,关押在附近的土地庙里。”

雍儿的第一个反应是家里怎么样了,老太太,舅舅,舅妈,赵正是否都安好?吴名被抓,会被怎样处置,刚才听隔壁的人说,吴名因为背叛罗教,做了叛徒。罗教的规矩,叛徒要被挖眼挖鼻,点上天灯。罗教的惩罚非常残忍,雍儿一下子着急起来。

雍儿睡不着了,起身穿好衣服,去附近的土地庙救吴名,她放了响箭,随着一声清脆的响声,响箭冲天而去,直插云霄,“波”一声,四散炸开。

雍儿担心吴名的安危,不能等罗教派人来保护她,直接问了店小二土地庙的方向,然后径直向前走。

不知道走了多远,她被两个黑衣人抓住了,雍儿使劲挣扎,也没有用,被带到了土地庙,黑衣人问她,你是谁,在这里干什么,她想了想,说:“是罗教的李向海叫我来的。”

吴名在隔壁听得真切,好像是雍儿的声音,他被绑住了手脚,所幸没有堵住口鼻,还好。他听到雍儿接着说,李向海是你们舵主吗?

黑衣人说:“李舵主的名讳岂是你能叫的?”

雍儿拿出响箭给对方看,果然,上面刻着李舵主的标志。黑衣人将信将疑,另外一个黑衣人说:“亥时到了,该对吴名动家法了,先派人看住他,等证实了身份再说,我们先去准备一下。”

雍儿听见要对吴名行刑,立刻冲到门外,她听到黑暗中,有声音从四周向附近聚拢,有一匹快马疾驰而来,手里举着一面小旗子,来者冲到跟前,翻身下马,问:“此前,谁放的响箭?”

雍儿举起手中的响箭给对方看,对方倒地便拜,说:“见到李舵主响箭,如同见到舵主本人,请发号令。”

雍儿说:“听说你们罗教抓了一个叫吴名的人,我要你带他来见我。”

来人是罗教在这个土地庙的头目,他打开隔壁的门,雍儿看到吴名被五花大绑,她要求把吴名放了,自己带他走,从此罗教不得找吴名的麻烦,相互两清。这个小头目派人把他们护送到雍儿下榻的旅馆。

多日不见,中间发生那么多事情,雍儿和吴名相互唏嘘不已,雍儿刚才赶路,把玉佩露了出来,吊在脖子上,亮晶晶的,在黑衣服的外面很是显眼,旅馆的灯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