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秦妈失去两个恶棍家人(1 / 2)

赵志贞知会府衙严查抢粮案,平时小偷小摸不算大罪过,在灾时抢赈灾粮,属于罪大恶极,必须严查严办方能服众,才能够得民心。

官府派出府兵,抓住了秦昊、于三等一行人。过去这帮人在榷关专门欺负外地来的商人,强取豪夺,甚至做水鬼,在水下凿通别人的船,致使货船沉没。齐天佑的爹就是被秦昊凿坏了船,才急火攻心,吐血而亡的。今天,秦昊他们看到老百姓手里领了赈灾的粮食,就来抢夺,准备待价而沽,赚取钱财。今天终于被抓了,领头的秦昊、于三等人被处斩刑,其他人都被收监坐牢。

总算没有人敢趁火打劫了,赵志贞接下来考虑的就是瘟疫问题。一般情况下,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瘟疫一旦发作盛行,形势很难控制。

赵总督让淮安城所有的医馆捐出药材,配好药包,发放给百姓祛毒防病。赵总督还命令,医馆对生病的灾民,免费医治。所有付出的药和诊疗费,先记账,一旦朝廷赈灾款到账,立马还给各家医馆,各医馆领命忙碌去了。

赵志贞大人再次去察看现场,发现一个医者在给病人施针,因为,病人躺在地上,起不来,医者就跪着,低下身子给病人治病。赵老爷走到跟前,拍拍医者的肩膀,欲称赞几句。医者转过头来,仰脸见到赵大人,赵大人笑了,原来是雍儿。雍儿冲舅父笑笑,赵大人嘱咐道:“别太辛苦了,自己也要好生保重身体。”

雍儿说:“是,谢舅舅关心。也请舅舅保重身体才好。”说完继续低头诊治病人去了。

赵大人思来想去,觉得在皇上那里,该为自己辩解一下。于是,修书一封,让属下送到皇上的金銮殿。内容是:日前淮安府遇到罕见洪灾,暴雨肆虐八个日夜,致使村庄被毁,房屋倒塌,人畜伤亡无数,灾民流离失所。为了让百姓早日得到救助,赵志贞斗胆先行开仓放粮,施粥救命。先斩后奏,有负皇上厚望,今负荆请罪,请陛下责罚,万死不辞。

这封加急文书让手下得力干将一路风雨兼程,送至陛下金銮殿上,陛下了解赵志贞一番苦心,也知道淮安水患肆虐起来的后果。漕运总督果决处理,把灾情降到最小,求得一方安定,深感欣慰,但是,作为皇上,要堵住悠悠众口,还不能褒奖这种先斩后奏的行为,先搁置着,等等再处理。

朝堂上,文武百官一起议论关于淮安水灾的事宜。

户部尚书说:“皇上,淮安是水路交通咽喉地带,也是经常遇到洪涝灾害,河道被淤堵厉害的地带,八百里加急,一来一去,等到皇上的旨意到了再救灾,势必延误了最佳救援时间,赵志贞能够主动组织民众抗击洪水救灾,精神可嘉,皇上应该嘉奖他。”

吏部尚书说:“皇上,官员在非常时期,做出一些特殊的决定,也是可以理解的,主要看他的初衷是什么,他主动开仓放粮,救济百姓,也是心系朝廷,赵志贞一直以来,做官的口碑和德行都很好,他是为了淮安民众,不是为了自己个人得失,应该被原谅。”

左都御史说:“皇上,官员先斩后奏,是为僭越,无论有多大的急事,也不能先斩后奏,淮安水灾,三五年一次,这样频繁发生的事情,本地应该有应急预案,淮安那么多盐商那个,可以让盐商筹资救灾嘛,怎么可以动用常盈仓的储备粮呢?”

工部右侍郎说:“启奏皇上,赵志贞开仓放粮,一定有不得已的苦衷,哪个官员没事干,要拿自己顶上花翎做赌注?不都是为了国泰民安,为了稳定局面吗?遇到灾害,民众生活无着落,如果抚慰不及时,很容易引起哗变,再说了,大灾之后,经常伴随着大疫,如果不及时组织救灾,民众馁疾,接下来可能酿成的疫情会更加严重。赵志贞及时对民众加以救助,也可降低民众患病的机会。请皇上对赵志贞加以褒奖。”

和珅参了赵志贞一本,说:“皇上,做臣子的都像赵志贞这样,无视皇上的存在,自作主张,皇上的威仪何在?此风气不制止,将来官员皆效仿之,皇上还怎么号令天下?”

和珅这句话威力很大,让皇上的心态发生了微妙变化,皇上没有说话。大家还在议论着。

秦妈一直住在赵州,在汪府上做着厨娘,一干就是十多年,考虑到秦妈一直无处可去,汪府就一直收留她,可是,最近她老了,特别想念儿子秦昊,她想辞了汪府的事情,去淮安找儿子秦昊,可是,她又不敢去,因为,程家的老四被她和丈夫拐走了,她只要回去,一旦被抓,她就死定了,她想回去,叶落归根,可是,她又不敢回去。

每天晚上,她就在屋里摸着这些年她做工攒下来的银子,十年下来,多少攒了一点积蓄,她想找到儿子,跟儿子在一起生活,但是,她怎么回去呢?回去也不敢露面。

每次睡到半夜,子时刚过,她就醒了,睡不着,她就数着星星,没有星星的夜晚,她就默念着数字,来来回回数着。白天,她没精打采的,有一天,她跟随嬷嬷上街买菜,发现有个乞丐躺在路边,有衙役在旁边看着,她路过时没想认真看,只一瞥,觉得有点面熟,再看一眼,认出来了,不就是她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