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富察公子来提亲(1 / 2)

自萧湖海棠园一别,富察德昌夜不能寐,食不知味。当初那惊鸿一瞥,静姝小姐的身影就刻在了富察心里,挥之不去。他着晋三送了扇子给静姝小姐,可是,小姐并不领情,次日差赵府里的小厮把扇子给退回来了。

富察公子自小跋扈,他要的东西没有不到手的,加之父亲最近做了巡盐御史,自己更是春风得意。静姝的拒绝,更加激起了他的斗志,他展开了更加猛烈的追求。可惜,静姝养在深闺里,住在绣楼上,富察公子一个大男人,无法接近她,想到脑袋痛,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让母亲派人去提亲。

自从满人入了汉,很多风俗习惯都得跟汉人学习,学习汉人的风俗习惯,学习汉人的内敛和含蓄。为了讨得美人的欢心,富察公子不敢造次,一切按照礼仪操办,于是,禀告了母亲,母亲让人请了媒人去赵府提亲。

富察家请了河下有名的媒人马大娘,马大娘一张巧嘴,能把黑的说白了,白的说黑了,活的说死了,死的说活了,只要她愿意,在她口中,一切都神乎其神。今天下午,阳光明媚,大娘搽着红胭脂,头上簪着月季花,满脸堆笑,在赵府大门前,求下人通报。

王太太听说是马大娘登门拜访,心想自家几位小姐年龄不相上下,都到了婚嫁的年龄。一年多来不断有媒人来访,有人家来提亲,只是没有门当户对的,暂时还没有说成。这次不知道是谁家的公子,先听听媒人的说法,于是让下人请其进门说话。

马大娘进得门来,由赵府下人领着,进入偏厅,在那里等候,一会儿,太太来了。马大娘赶紧起身,打躬作揖,说:“太太好,您万福。小的今天来府上拜访,恭喜太太贺喜太太。”

太太说:“马大娘,何来的恭喜贺喜?”

马大娘说:“小的来府上提亲,巡盐御史富察大人家长公子,看上府上长小姐赵静姝了,可喜可贺呀。公子一表人才,文武双全,更是八旗子弟,日后定当前途无量。贵府大小姐如果允了这门亲事,将来必福德无边。”

太太听了,心中一喜,静姝是自己亲生女儿,宝悦算是屋里的女儿,雍儿是外甥女,环儿是侄女儿,都尚未婚嫁。现在静姝有了好人家来提亲,不但门当户对,对方的地位身份都是值得联姻的对象。

太太心里虽然很满意,却不能表现得喜上眉梢。太太微微皱了一下眉,故作冷静地说:“多谢富察公子青眼有加,赵府着实高兴。可是,我家大小姐年纪尚小,我们暂时还舍不得她离开身边,婚嫁的事情等等再说。”

媒婆听出了弦外之音,说:“太太,大小姐正是到了婚嫁的年纪。您家大小姐温婉贤淑,谁人不知,何人不晓。赵府是大户人家,大小姐贤名在外,秀外慧中,太太即使舍不得大小姐离开身边,却不能保证公子们不走马灯似的请媒人上门,向大小姐求婚。您若是允了,可以给大小姐把婚事定下来,不着急成婚。定下来了,您也定心了不是?不然,您有那么大个家业要操持、做主,还要经常接待公子们派来的媒婆,您增加了很多麻烦,整天物色考量,您也多受累,儿女婚事,讲究的就是门当户对,难得有这样的缘分,若是两家结了儿女亲家,官场上互相帮衬不说,孩子们也容易相处不是?”

太太说:“儿女婚事是大事,不能由我做主,我毕竟是妇道人家。等老爷回来,待我禀告了老爷再做定夺。辛苦了,马大娘!”

“不辛苦不辛苦,在下的份内事,撮合一门好亲事,胜过造一座庙,给自己积大德呢!能为大小姐说姻缘是小人的造化。太太说的是,婚姻大事,要跟总督大人商量商量再做定夺。也好,明天我再来,听您的消息。”

“多谢马大娘。”太太欠了欠身子。

“不客气,不客气,太太留步,我明天再来。”

“慢走。”太太说,让身边的丫鬟把马大娘送走。

晚上,赵大人公干回来,太太把白天马大娘来提亲的事情跟老爷说了。老爷听了,觉得从地位上来说,还算门当户对。对方是巡盐御史,自己是河道总督,地位相当。可是,听说对方公子比较彪悍,又生性风流,生活习惯恐不一样,赵老爷有些担心。赵大人的意思,最好给静姝找一个品性好温和一点的男子嫁了。静姝顾全大局,老实本分,吃苦隐忍,若是嫁得不好,怕日后在夫家受罪。

赵老爷把顾虑说了,说得太太伤感了起来。生了女儿就是难,既不能不嫁,让孩子守在自己身边,成为老姑娘,又担心嫁不好,去婆家受罪。还记得孩子们小时候的样子呢,转眼孩子大了,已经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孩子小时候,盼他们长大,现在长大了,又诸多不舍。可是,转念一想,婚姻就是碰运气,允了就允了吧,反正不必马上回绝,再差人打听打听,对了,明天让正儿去问问,他们男孩子在外面互相容易接触了解。

正儿被叫到父母房里,起先听说了替静姝姐姐打听富察公子的为人,自己还觉得好笑呢,看到母亲为此流泪了,心中一紧,赶紧认真答应了。

老爷接着问赵正的学业情况,赵正一一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