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除夕守岁(1 / 2)

午膳过后,要贴春联,往年春联是赵老爷统一写了,发给各屋。今年孩子们长大了一点,赵老爷发话,让各屋的孩子们自己写,比较一下,到底谁写的更好一点。赵府临街的大门上对联还是由老爷自己写,那个是脸面。其他的对联,各屋由自己人写。

雍儿写了一副对联,用的是兼毫笔。写了行书,每一个字单着看不是很好,放在一起却非常和谐,气韵畅通。只是,雍儿写春联,有很多禁忌,因为,母亲名叫“福春”,春联中涉及到福字和春字的,她都不能写,后来她写了一副避开“福”字和“春”字的对联,实在是不容易,因为,春联总要跟福字和春字产生关联的。避让之间,很是辛苦。雍儿还跟青儿一起剪了很多窗花,贴在窗户上,显得喜气洋洋。福春看着雍儿做事情的认真专心样,很是欣慰。

赵正写了两副对联,每一个字都很有力道,习书四年,笔力已经很有点气势了,而正儿画的灶老爷却是威严有余。今天晚上就要取下灶老爷画像了,除夕夜,让灶老爷去西天向玉皇大帝多美言几句,俗话说:“灶老爷上西天,好话多说点,坏话少说点。”。

晚膳要喝守岁酒,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喝守岁酒,福春早早就带着雍儿去赴宴。雍儿抱着手炉,跟在福春后面,像个小尾巴。福春思来想去,让雍儿把手炉放在屋里,雍儿不肯,一定要带上。

福春说:“乖,我们不带手炉,就我们有这个漂亮的手炉套子,别人都没有,别的小姐妹没有,她们会不高兴的,这样不好。”

雍儿说:“母亲,这个是您专门给孩儿做的,多好看,我要带给大家看看。没关系,别人家母亲也会给他们做的。”

福春说:“你看,你放在家里多好,要不人家跟你抢,你给还是不给呢?”

雍儿把手炉抱在怀里,就是不放手,眼泪汪汪的。福春只好不劝她放下来,由她抱着去膳房吃饭了。

一大家子人在一起,可热闹了,大人一桌,孩子一桌。

席还没有开始,孩子们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福春把雍儿叫住了,附在她耳边说了几句话,然后,雍儿安静了,乖乖地坐在福春旁边。其他孩子都在奔跑嬉闹,雍儿眼巴巴地看着,好生羡慕。

此时,一群人簇拥着老太太过来,老太太坐下,大人们也都坐下来。

福春说:“我带孩子们坐在小桌上吧,好看着他们一点。”

老太太说:“福春呀,过来,靠我身边坐。”

福春推辞道:“老太太,多谢您一直关照我,侄女感激不尽。今天是除夕,您身边应该哥哥嫂嫂坐,我就跟孩子们一起吃,也好照应他们一下。”

老太太说:“来吧来吧,还有我孙子,正儿,来,坐奶奶身边来。”

福春忙把赵正拉到老太太身边坐着,说:“正儿最乖,好好照顾老太太用膳。”

正儿小大人似的,认真地应道:“我一定好好照顾奶奶。”大家都被他逗笑了,小小人儿,就这么懂事,老太太可开心啦。

赵志鸿一家也来到膳房。老太太把另外两个大孙子也拉到身边坐着。四个女孩都在小桌边上坐着。

除夕夜,大家一起吃饭,喝酒,大人们给孩子压岁钱。大人们都喝了一点米酒,意思是守岁。

不一会儿,孩子们在桌上吵了起来,宝悦跟雍儿抢手炉。福春不让雍儿带来的那个手炉套子,还是惹祸了。宝悦见了喜欢,就跟雍儿要,雍儿说:“是母亲给我缝的,不能送给别人。”宝悦就动手抢,雍儿不给,两个人打起来了。

福春说:“雍儿,把手炉给妹妹玩一会儿,母亲回头再给你缝一个,我们要舍得。”

雍儿和宝悦各自拽着一半,不松手。听到福春的话,雍儿眼泪汪汪的,一改往日的谦让,就是不肯松手。

虞氏见到了,说:“哪里来的野孩子,跟小姐打架,宝悦,咱不要,什么破烂货色,回头娘让丫鬟给你缝一个就是。”

福春听了,一时语塞,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心里一阵辛酸。

老太太听到了,说:“什么混账话,小孩子之间打打闹闹很正常。谁是野孩子?姑奶奶和雍儿都是自家人,以后谁都不许胡说八道。今天是除夕,一家人高高兴兴吃个团圆饭,怎么这么不懂规矩!”

说着转向太太:“你平时怎么管事的?女儿跟着这样的妈,注定很难成人,明天把宝悦带过来自己调教,姨娘就是姨娘,好好的孩子都教坏了!”

虞氏还想说什么,看了赵志贞一眼,发现赵志贞脸色铁青,她不敢吭声了。

一餐饭吃得不欢而散。

散席,各自回屋,忙过年的活计。

回到屋里,福春自己气哭了。毕竟自己年轻守寡,心里难过。寄人篱下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想狠狠责罚雍儿一下,看着孩子可怜巴巴的样子,也不忍心。她哭了,雍儿也哭了。

青儿来劝说:“姑奶奶,别生气了,大过年的,我们讨个吉利,别哭坏了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