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雍儿认母(1 / 2)

这里,苏先生看着小丫头,心里不觉喜欢,再看她的八字,脸色渐渐严峻了起来。

老太太看着苏先生,问:“有何不妥?”

苏先生用《周易》的卦象掐算了很久,然后幽幽地说:“这孩子不宜收养。”

老太太问:“因何缘故?”

“这孩子命硬,且跟老爷的八字相冲,起码近十年内,老爷万万不可收她做女儿。待她长大,或许会好很多。”

老太太脸色沉了下来,说:“那看来是留不得了,送出去罢了。”

苏先生转而看看孩子,心生怜惜,他捻着胡须,沉吟片刻,说:“可以留她在赵府。这孩子不可以姓赵,不可以做赵府的千金大小姐,但是,她却跟赵府有着奇特的缘分。将来或许可以庇佑赵府也未可知。”

老太太说:“这就奇了。”

苏先生说:“可否把她送给哪个外姓人膝下?这个孩子只要不姓赵,就没事。”

老太太想了想,家里哪里来的外姓人,怎么办呢?这个孩子,养又养不得,送又送不得,总不能送给哪个佣人去养吧?那样多委屈孩子呀!都怪儿子太莽撞,有些人,有些事,不能招惹,招惹了,想脱身都脱不掉,老太太心内一阵懊恼,可是,看着孩子可爱的小脸,眼睛滴溜溜盯着老太太看,还咧嘴一笑,老太太为难了。

大家正在一筹莫展,赵四动了心思,他想对老太太说,自己想收养了小雍儿,可是,他笨口拙舌,不知道怎么开口,憋得脸红脖子粗,也说不出话来。

这边老太太对着乳母说:“先把孩子抱下去吧,待自己慢慢安排,给孩子想个好的去处,从长计议。”

赵四走到老太太跟前,笨嘴拙舌地说:“老太太,赵四想求您个事情。”

老太太说:“咦,你今天怎么不跟在老爷身边的?老爷去衙门,谁伺候的?”

赵四被老太太这句话吓了一跳,到了嘴边的话,没敢说出来,他想领养小雍儿,但是,被老太太一吓,愣了愣,说:“回老太太,水根随老爷去衙门了。”

老太太“哦”了一声,心不在焉地说:“你有什么事?”

赵四说:“没、没什么。”

老太太疑惑地看着他,心里还在想着雍儿的事情,随口问道:“真的没事?”

赵四说:“没事!”

突然老太太想起来什么,对乳母的背影说道:“快回来,把孩子抱回来!”

赵四赶紧追在乳母后面叫道:“回来,把孩子抱回来!”

老太太对苏先生说:“对了,苏先生,老爷堂妹福春,丈夫亡故,夫家容不下她,寄居赵府已经半载有余。她膝下无儿无女,整天以泪洗面,着实可怜。可否把女婴给了她做女儿,也可以打发她的寂寞日子。她夫家姓姬,孩子跟了她就不用姓赵了。”

苏先生说:“这样倒好,两个命硬的人在一起,倒也互不相克,可以求得一个安宁。如果这样,还得把福春小姐的生辰八字拿来合一合。”老太太这就差人去叫福春。

福春住在倚梅园里,这是一处僻静院落,平时没有人来。福春自幼丧母,平时婶娘照顾她很多。现在父亲也已经千古,其他的兄弟各忙各的事情,并无人照顾收留她。原本遵从父命,嫁入夫家是去冲喜的,丈夫姬康宁患有肺痨,久治不愈,夫家提出来娶她过门给新姑爷冲喜。嫁过去之后才发现,丈夫根本没治了。病入膏肓,好不容易拖了一年零三个月,便一命归西。

夫家人并不待见她,觉得她冲喜没冲好,把人给冲没了,都很嫌弃她。女人在夫家,全凭丈夫给自己做主。丈夫不在了,膝下也无一男半女给自己希望。被挤兑急了,就回了娘家。娘家并无什么依靠,自己亲爹娘也已经不在了,好在婶娘心地善良,给她腾了一处院子,安下身来。赵家高宅大院,还不缺她这一处宅子,可是,她自己不能不多心。因为她的寡妇身份,在这个家里住着总担心别人嫌弃她,所以,平时并不出院门。

在她的心里,很希望大家当她不存在,处处避让着人们。福春的院子距离老太太居处有一射之地。下人来叫她时,她正在院子里看着一株桃树发呆。青色的衣裙随风飘扬,衣服像是空心的,被套在一支竹竿上,根本不像是穿在一个血肉之躯上。福春转过苍白的脸,面颊上点点泪痕。她应了下人,怕老太太说她自寻烦恼,赶紧整理衣妆,薄施脂粉就随了下人去了。

苏先生问明福春的生辰八字,掐指一算,面露喜色,说:“太好了,你俩正合适做母女。这孩子还有旺夫的命,她夫家将来也会因为她而兴旺发达。”

福春小姐听说老太太的决定,苍白的脸上竟有了红晕。她谢过老太太,怜爱地抱着孩子要走,老太太说:“你的荟芳园里人手太少了,你自己怎么顾得过来?”

老太太对翠婆婆说:“让孩子现在的乳母搬过来一起住,再找个丫头来伺候,若人手不够,你再跟我说。家里一应事情,原本由太太处理,现如今她在月子地里,不宜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