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无力回天(1 / 2)

轩辕凌飞低声对夜灵雪说:“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有需要,我都会尽全力支持你。”

夜灵雪点了点头,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流。

眼看在这里耽误了些时间,两人也不再停留,分头回去了。

次日清晨,朝堂之上,一位臣子大胆地站了出来,手中捧着厚厚的奏章,面色严肃地向楚王禀报了大皇子楚昭的一些陈年旧事。这些事包括滥用职权、贪污腐败以及与乱党私下勾结等不法行为,每一条都直指楚昭的品行缺失,这些陈年旧事被翻出来后,在场的大臣们无不面露惊异之色,却又不敢轻易发表意见,毕竟此事涉及到了皇室的颜面和国体的尊严。

然而,出乎众人意料的是,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参奏,楚王并未雷霆大怒,只是静静地听着,然后微微阖上双眼,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此事朕自会查明真相,诸位勿需多言。”

这一举动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层层涟漪。原本还在观望的大臣们见楚王并没有对参奏楚昭之事动怒,顿时心中有数,认为这是一个可以挑战大皇子权威的机会。于是,接下来几日,每天都有几位官员站了出来,纷纷拿出自己收集到的证据,一件件、一桩桩揭露楚昭滥用职权、贪污腐败以及私下结交乱党的事实。

而楚昭被禁足,那些支持他的朝臣也见不到他,没了主心骨,都有些慌乱,随着更多证据的浮出水面,根本无力招架,楚昭的地位逐渐动摇,而楚瑜的形象却因此事得以提升。众臣开始重新审视二皇子楚瑜的贤明与才智,不少曾经保持中立或者倾向于大皇子的大臣也纷纷转变立场,转而支持楚瑜,整个楚都乃至楚国的局势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楚王本来也不算糊涂,眼见大臣们纷纷弹劾楚昭,他心中明白,这多半是一些墙头草在观望风向。楚昭被禁足,他们想试探一下情况,看看是否有机可乘。所以,即使弹劾的人比他预料的还要多,他仍是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毕竟,自己的儿子是什么德行,他这个父亲是最清楚不过的。

然而,今天的弹劾却有些不同。有人告发楚昭结党营私,这可不是小事。更让楚王震惊的是,弹劾的人居然是平日里以正直著称的丞相方子凡。楚王对方子凡的了解颇深,他知道这位丞相为人刚正不阿,从不偏袒任何人。所以,当方子凡提出这样的弹劾,楚王不能不认真对待

丞相方子凡站了出来,他面容严肃,语气坚定地说:“陛下,臣不是轻易妄言之人。楚昭结党营私,此事非同小可。他如此行径,已触犯了君臣之道,还请陛下明察。”

楚王眉头紧皱,他知道方子凡不是信口雌黄之人,“方丞相,此事证据何在?”

方子凡拿出一沓厚厚的奏折,递给了旁边的侍从。侍从将奏折呈给了楚王。楚王仔细翻阅,脸色越来越阴沉。奏折中详细记录了楚昭与朝中大臣的往来密谋,以及他私下里拉拢人心、图谋不轨的种种证据。

楚王心中愤怒不已,他把奏折重重地摔在龙案上,“这个逆子!竟敢如此胆大妄为!”

殿下的群臣噤若寒蝉,无人敢出声。楚王深吸一口气,命令道:“传令下去,彻查此事!一旦查实,绝不姑息!”

很快,调查结果出来了。楚昭确实结党营私,图谋篡位。楚王听闻后大怒,立即下令将楚昭关入天牢。

楚昭被关入天牢后,楚王立即下令彻查此事。禁军统领林风奉命调查,深入天牢,亲自审问楚昭,楚昭忏悔,想要见楚王。

楚昭跪在楚王面前,泪水涟涟,声音颤抖,“父王,孩儿知错了。求您给孩儿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楚王看着眼前的儿子,心中五味杂陈。他沉默了片刻,开口道:“楚昭,你可知你错在何处?”

楚昭低下头,“孩儿错在野心过大,错在背叛了父王的信任。”

楚王叹了口气,“你自幼聪颖过人,本可以成为一个贤明的国君。但你却被权力和野心蒙蔽了双眼。如今你身陷囹圄,可曾后悔?”

楚昭泪流满面,“孩儿深感懊悔。我愿放弃一切野心,只求父王能原谅孩儿的愚昧。”

“楚昭,你要明白,身为国君,要有仁爱之心。”楚王语重心长地说。

楚昭连连磕头,他跪在地上,眼中泪水打转,“父王,我错了。我不该结党营私,不该图谋篡位。请您原谅我。”

楚王一时心软,起身去扶楚昭,

楚昭顺势抓住了楚王的手,眼神中闪过一丝狠戾。他用力一拉,楚王一个踉跄,几乎跌倒。这时,殿外突然冲进一群身披甲胄的士兵,他们手持兵刃,直冲楚王而来。

“保护陛下!”侍卫统领林风大声喝道。他率领禁军冲上前去,与楚昭的士兵展开激战。一时间,刀光剑影,血肉横飞。

楚昭趁乱挟持了楚王,用匕首抵着他的咽喉,“都退后!否则我杀了父王!”

禁军将士们犹豫了一下,但侍卫统领林风果断下令:“不要轻举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