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惩治(上)(1 / 2)

刘秘书指派了一个姓赵的年轻姑娘来指引程思宁一众。

小赵先是拿着刘秘书手写的单子,带着程思宁先去市府招待所开了两个房间。

仨女的睡一间,俩男的睡一间。

然后小赵又给程思宁一众办理了临时工作证的牌牌。

将这个牌牌别在胸襟处,进出市府大院就不会被门卫拦住啦。

程思宁张罗着想回军分区招待所去退房拿行李……

老杨让杨庆昌和杨纤美去办这事儿。

程思宁想了想,觉得分头行事也挺好的,于是点点头。

当下,大家兵分三路:

杨庆昌和杨纤美回去拿行李;

谈春榕和老杨去谈和市府签约的细节;

程思宁跟着小赵去熟悉那个需要用到希伯莱语的事件。

这事儿大约已经困扰了小赵她们很长一段时间了。

见程思宁主动问起,小赵赶紧一五一十地把前因后果说了:

市府最近从国外引进了一项技术——要修建一幢30层楼高的大厦。

这项专利是米国公司的。

之前米国那边大约也是想把这事儿办好,派了两个华裔工程师带队。

第一期的合作,大家配合得很好。

第二期的合作呢,是两个金发碧眼的白男,合作态度也还不错,大家很愉快地走完了进度。

现在第三期的合作,米方派来两个犹太裔工程师。

问题就出现了。

这两人一来就闹出各种各样的幺蛾子。

一开始呢,市府指派的负责人还觉得可能是对方对于工程、各种数据的要求过于精准,大约也是出于负责的态度。

在这个认知下,中方的工程师、测绘师们加班加点的赶进度,反复计算、核对各项细微数据……工作已经做到让那俩犹太裔工程师无话可说的地步。

结果他们就开始在其他方面挑刺了。

他们一连好几天不工作。

别问,问就是他们进入了斋月,这是他们的宗教信仰,进入斋月以后不能工作。

准备期一共四十天。

他俩在三十三天的时候宣告中方人员,他们要进入斋月,时间是二十天。

???

这不就超过合同规定的时间了吗?

那,可以向米方提出延期吗?

答案是不行。

因为会影响后续的工程进度。

市府这边被急得团团转。

后来大家就在猜想,会不会是因为这俩犹太裔工程师想拿回扣啊?

中方负责人李程找了个脑子活泛又懂鹰语的翻译,陪着这俩吃喝玩乐了一整天,又小心翼翼地试探他们是不是想要回扣……

结果居然被拒绝了!

不过,翻译告诉刘秘书,说那俩犹太裔工程师常常当着他的面说犹太语。

他建议刘秘书找个懂犹太语的人,最好在一旁偷听一下他们说了什么,可能才会有更的好应对办法。

因为这样,刘秘书才尝试着问程思宁懂不懂犹太语。

程思宁明白了。

她问负责人李程,“那你们希望我怎么做?”

李程反问她,“程老师,您是不是也会英语?”

程思宁点点头。

李程想了想,说道:“我想让咱们现在的翻译找个理由请假,然后您做为替补翻译出面。”

“您别让高利和杰斐知道您懂得犹太语。”

“您听到了什么,也别声张,回头记下来一五一十地告诉我们,我们再好好研究一下,他俩到底想干什么。”

程思宁点点头。

很快,李程就把目前的翻译小张喊了过来。

程思宁先用鹰语和小张沟通了一下,主要是问小张一些专业用语怎么表达;

然后又说了几句希伯莱语。

小张一听,激动万分,“程老师您真会希伯莱语啊?这种语言太小众了,估计国内没几个会的……”

程思宁一笑,“别胡说,我们学校就有这门语言课。”

小张一想,青华大学?

好的,那没事了。

“您什么时候学会这门语言的?”小张随口问道。

程思宁就想起了在国外留学时,被那几个犹太人算计的时候。

那会儿她是真的很生气。

很想知道这些人到底说她和靳野什么了……

就是在这种非常迫切的心态下,居然学习进展得飞快!

现在想来,她对犹太人可真没啥好感啊!

以前在美国的时候就接二连三的被这些人算计,包括现在,靳野的主要敌人还是这些人!

程思宁笑着应付了几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