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这一贫如洗的村子海货如潮(1 / 3)

程思宁倒是不知道三河村村长老李跑去太平村找麻烦了。

她和徐长春、小豹子坐着楚连长他们的车,去了水井村。

水井村在半山腰上。

最后一段路,庞大的军车根本开不进去。

工兵们也不以为意,纷纷跳下车斗,扛着、背着、抬着帐篷工具什么的,朝着村里走去。

谢伟和村长老杨听到动静,跑出来看到程思宁和徐长春,两人都很激动。

老杨和程思宁握手,“程老师!程老师……”

他是真的很高兴。

尤其是,昨天有部队送了一大堆的物资到村里来,说是帮程思宁老师送的。

解放军大约是被村里贫穷破败的影像给惊住……

然后当时那个负责卸货的解放军就告诉老杨,说后面还会有物资陆续送来的。

后来,老杨听到那几个解放军在商量,嘀咕着说这村子这么穷,不如他们回去向上级打报告,再送点儿水泥石灰什么的过来,好让村里人巩固一下房子。

老杨当时是又羞愧又感动,但也不好说什么。

现在看到程思宁,老杨实在忍不住了。

——要不是程老师要在他们村里建科研站,部队又怎么会知道他们村穷到这地步了呢?

再加上科研站在建站之前,程思宁还委托了地质所的工作人员过来勘探地质土壤情况。

当时来这儿的地质所工作人员也被水井村的贫穷面貌给吓住。

人当时没说什么,回去以后没多久——

地质所就组织了工会人员,号召他们全体职工捐赠了旧衣、书籍、肥皂梳子脸盆等日用品,以及米面油等食物,还有不多的一些钱物等等,送到了水井村。

老杨能不感动吗?

可他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儿。

他是穷,但他有骨气。

他不是很想接受别人的捐款捐物……

哪怕别人是出于好心,是善意的。

老杨更希望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

现在,程思宁还没有正式入驻水井村,就已经给村里人带来了一丝甜头。

老杨是全身心的信赖着程思宁。

他坚信,程思宁肯定能带着水井村的老百姓脱贫致富的!

程思宁倒是不知道老杨内心的想法。

她也很高兴。

因为水井村和太平村真的不一样。

太平村也穷,但比水井村强点。

可她总是收到张家亮的来信,带着情绪说村民怎么怎么不配合……当她亲自来到太平村,亲眼看到科研站的建设情况的时候,说实话,她确实也很生气。

当时她就想,水井村和太平村在距离上其实也没差太远,太平村科研站都是那个鬼样子,搞不好水井村的科研站也差不离儿。

估计就算情况好一点,也就是……地基挖得更深一点儿?

没想到——

水井村的科研站,并不是程思宁想像中的,还是个浅浅的坑。

在程思宁的策划中,水井村和太平村的科研站是同样大小的规模,小楼、仓库、温棚区的构造也都差不离。

而眼前的水井村科研站经过两个月的建设,已经初步成型。

至少小楼已经完全建好;

仓库的墙面已经建好,还没封顶;

只有温棚区还没开始建造。

程思宁高兴地笑眯了眼。

那一边,谢伟先跟徐长春来了个熊抱,然后红着眼圈看着程思宁,“老师……”

程思宁笑着和他打招呼,“小伟,辛苦你了!”

谢伟的眼泪又被憋了回去,含笑说道:“我不辛苦!杨村长他们比较辛苦!”

老杨连忙说道:“我们辛苦什么?”

“那个庄稼人不是这样一年四季都要干活的!”

“还要多亏了小谢啊!”

“小谢很好很厉害,一来这儿就教我们种红薯,种还是他给我们,还教我们怎么沤肥。”

“还得是你们读书人啊……”

“以前我们也种红薯,但土地肥力不够,红薯也是小小的,根本长不大。”

“经过小谢的指导,我们已经收了一季红薯了,个个都有那么大一只!而且还很甜……”

说着,老杨比划了一下红薯的大小程度,一脸的高兴。

程思宁看向谢伟,眼里盛着满满的嘉许。

谢伟有些不好意思,低着头,还伸手挠了挠后脑勺。

一旁的楚连长也很高兴,“哟,看这情况,这边的进展很快嘛!”

“早先我们还预计着这边儿也要花三天时间呢!”

“就这么点功夫……我看仓库的水泥地已经䠀好了,就搭封顶。”

“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