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乡巴佬也参加预考(1 / 2)

县一中的老师平时挺压分的,特别是李校长就是高三班的语文老师,谁也别想从他手里随便拿分。

但到了重要考试时,阅卷老师都很有良心,特别想多给学生几分。

所以,他们常常是从一堆废话里,去挑那么一两句有用的,这就是所谓的“同情分”“辛苦分”。

语文和政治同理,不管是不是真的会,能写上的部分都要写满,字迹要清晰、规范,让阅卷老师看出学生的态度。

工整清晰的字迹,拿到的不仅是卷面分,更是阅卷老师对学生的正面认知。

这年代没啥机器判卷,一个考场的卷子统一收上去,把名字学校部分封死,已经算是尽可能降低熟人作弊的可能性。

但哪个阅卷老师也不是冷血的,看到学生前面答题态度良好、成绩优秀,作文上也许就会手高手低的多给1分。

别说啥1分不重要,高考成绩可就是这样一点一点攒起来的。

陆离离前世的经验,早就教给县一中的同学们了,只盼着他们能拿出平时的水平,在预考中发挥出好成绩。

在这个考场上,提前交卷是不可能的,也没有人敢这样托大。

哪怕是自信满满的陆离离,在答题前就认真打腹稿,尽量减少卷面的涂改,作文更是根据要求,从头到尾理顺两遍思路,才正式落笔。

直到考试结束铃声响起,她堪堪检查完最后一遍试卷。

“所有考生马上停笔!不许再写了!每个考生把试卷翻到第一页,检查姓名和考号,检查完毕的收拾东西,安静离开考场!”

陆离离按照监考老师的要求做完,第一个站起来离开考场。

预考第一科,结束了。

出了考场的学生,有些在走廊里就嚷嚷起来,但监考老师都没管他们。

“市一中的老师,当然不批评市一中的学生。”

“市里的可看不起咱们县里的了……哎,陆离离,你考得咋样?”

陆离离摆摆手,示意她们出了教学楼再说。

她在县一中是个多有分量的人,其他学生马上都不说话了。

等到她们到了操场,就看到李校长和梁主任身边已经围了几个学生,看到她们过来,都欢快地招手。

“陆离离,你看阅读理解的第三题,我这么答的对不对?”

“陆离离,作文题目我写的是……我会不会跑题啊?”

“陆离离,语文背诵的题,你都做对了吗?”

最后一句,说话的人是李校长。

他紧张地看着陆离离,见她认真点头,把每个背诵题都说了一遍,每个难写的字连偏旁带部首,都描述一遍,这才落下悬着的心。

县一中的学生都笑起来,他们太知道陆离离的问题所在了。

路过的市一中学生都觉得好笑,啥呀,看一帮人围着她问这问那,还以为是个本事挺大的学生呢,弄了半天,县里的老师就盯着语文背诵啊?

“县里面的……教学质量也太差了吧?啥人都能来参加预考了。”

“一看就是没本事的乡巴佬,有点能耐的谁不来市一中啊。”

“咱们市一中的预考通过率,那可是连年70%以上的,县里的哪能比啊。”

说话的都是市一中的本校学生,陆离离听见这话一点都不奇怪。

京城、沪城的看不起一般城市的,川州的看不起县里的,县里的呢?不也照样看不起农村的。

哪怕是川州最好的市一中,也只是在教学质量上技高一筹,谁又敢说每个学生都是道德品质优越的人呢?

不过道理归道理,陆离离也没有让同学们平白遭人议论的。

她拦住想还嘴的几个同学,风轻云淡地说,“能通过预考的,哪有功夫来说三道四,他们就是那30%的。”

噗——!!

县一中的学生都闷笑起来,就连李校长也装聋作哑,假装和梁主任观摩校园里的大树。

“好啦,咱们回去休息,不是说想吃市政府招待所的油泼面吗?昨天怕吃多了不消化,今天中午咱们可以吃,但也不能多吃。”

陆离离同学太好了,不仅在学习上带领他们,还关心他们的考试状态。

为啥不让他们多吃米面?陆离离说了,是因为米面主食以淀粉为主,吃多了虽然容易饱,但也很容易犯困。

“下午的考试,我们还要保持这样的精神面貌,攻克每个学科!”

同学们的斗志又被点燃,都觉得预考不算啥难事了,要是连这点心态都保持不住,等上了高考考场,又该咋办?

市一中的几人面面相觑,市政府招待所?一晚上可十几块钱呢,就这群县里来的乡巴佬住得起?

“嘁,吹牛也不打草稿,谁信啊。”

“就是,只怕回去要啃馒头、喝凉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