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十六国第一名将慕容恪(1 / 1)

华夏人物传 七年的雪 562 字 4个月前

慕容恪(?~367年),字玄恭,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四子,十六国时期前燕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十六国十大名将之一。

慕容恪性格谨慎大度,年仅十五岁开始掌握军队,受到父亲慕容皝重视,随父出征,先后征伐后赵、高句丽,屡立战功。又随征攻灭鲜卑宇文部和扶余国。晋穆帝永和四年(公元348年),慕容皝病重去世后,慕容恪辅佐继位者慕容俊,再伐后赵,攻占蓟城(今北京)、幽州(今河北、北京和天津北部)等地。后赵国王石虎死后,中原大乱,后赵大将军冉闵自立为王,慕容恪率军征讨冉闵,将其大败并生擒。此后,慕容恪又二征鲁口,击败镇北将军段龛,累功升任大司马、侍中、大都督、录尚书事,封爵太原王。晋穆帝升平四年(公元360年),景昭帝慕容俊病重托孤,他死后慕容恪辅佐幼主慕容暐,官拜太宰,总览朝政大权。后慕容恪又参与野王之战,大获全胜,又顺利攻取洛阳。

南宋作家张预在《十七史百将传》中记载,慕容恪为将不以威严治下,而是使用恩信。他辅佐朝政期间,毫无私心,严格遵守礼法制度,任用贤才,令前燕境内局势逐渐稳定,人心安稳。周边邻国忌惮不已,东晋权臣桓温认为东晋想要收复中原,前燕慕容恪是为心腹大患。

晋穆帝升平二年(公元358年)冬,泰山太守诸葛攸攻打前燕的东郡,慕容恪奉命率兵抵御,大败诸葛攸,对方逃到了泰山(今山东泰安)。慕容恪趁势渡过黄河,占据河南,在各地设置官史。此后,前燕辖境扩张至黄河以南,对东晋构成威胁。来年十二月,慕容俊病重,招来慕容恪,对其托孤,把江山社稷都委托给他。慕容恪原本推辞,见慕容俊动怒,便答应承担重担,辅佐幼主。晋穆帝升平四年(公元360年)正月,慕容俊在邺城阅兵,准备大举进攻秦、晋,突然病情加重,遂召慕容恪、慕容鹜、慕容评及慕舆根等接受遗诏辅政,然后病逝,太子慕容暐继位,大赦天下,改元建熙。

慕容恪是十六国时期前燕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军事上,慕容恪战功卓著,曾率军大破后赵石虎,震慑高句丽,攻灭宇文部和扶余国,制造出许多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他对战场形势把握准确,戎马一生鲜有败绩。慕容恪治军威严,凭借一人使敌国不敢轻易进攻,他成功率军铲除冉魏政权,使前燕开始入主中原。慕容恪是前燕重要的军事支柱,前燕因此由弱变强,在与东晋和前秦的三足鼎立中占据优势,他对前燕政权的稳定及保障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治上,慕容恪很有才能。慕容俊在位时,慕容恪与其他权臣共同辅佐,他与辅弼将军慕容评及辅义将军阳鹜并称“三辅”,使得当时的前燕政权达到顶峰。

东晋时期宰相、权臣桓温劝阻东晋皇帝,前燕慕容恪尚在,是为心腹大患。

前秦丞相王猛感叹慕容恪是不同寻常的人,可以称得上是具有古代遗留下来的仁爱风范啊。并设置太牢来祭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