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魏武帝曹操(1 / 1)

华夏人物传 七年的雪 564 字 4个月前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155—220),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曹操于汉桓帝永寿元年(155年)出生在官宦之家,父亲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嵩。东汉熹平三年(174年),曹操早年以“举孝廉”的方式入仕,期间担任过地方官,期间参与镇压黄巾军,并因功升任济南相。此后曹操安定济南、据守兖州,改编青州军,实力渐增。汉献帝建安三年(196年),曹操迎接汉献帝至许都(今河南省许昌市),此后开始以天子名义征讨四方,先后升任丞相、魏王。

曹操消灭了吕布、陶谦、刘表、韩遂、袁绍、袁术、张鲁,马超,张绣等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后南下进攻东吴,想要一统天下,却在赤壁之战败给了孙刘联军。

对外,曹操降服南乌桓、鲜卑等族,统一中国北方。为恢复经济生产与社会秩序,曹操减赋税、实行屯田制度,并整顿风俗,为曹魏立国打下基础。

公元220年,曹操因病去世,享年66岁。曹操去世后,其子曹丕代汉,建立曹魏政权,追封曹操为魏武帝,庙号太祖。

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在政治上曹操迎回汉献帝,虽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始终没有代汉称帝。在用人上,曹操唯才是举,量才录用,赏识、依赖廉洁官员,重视社会教化,整顿社会风气。在经济上,减免赋税,实行屯田制度,使得经济得以恢复与发展。在文学上,曹操是建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军事上,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正如汝南名士许子将所说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也好人妻,宛城之战,因为曹操调戏张绣婶子,导致张绣叛乱,以至于典韦和曹操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战死。

曹操妻妾众多,王后以下分为五等,即夫人、昭仪、婕妤、傛华和美人,其中有名或有姓者包括丁夫人、卞夫人在内共十五人。

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杰出的有曹昂,曹丕,曹植,曹彰,曹冲等等。

曹操致力于恢复汉室的宗庙社稷制度,恢复东汉的统治秩序,不肯代汉自立。为此,曹操唯才是举,曾三次颁布求贤令,借此改变东汉末年腐败的用人制度。此外,曹操重视社会教化,颁布《劝学令》《整齐风俗令》等,兴修教育、摒弃恶习。

曹操诗歌是建安文学的重要代表,其诗歌继承了汉乐府诗现实主义精神,以乐府旧题创写新内容,以当时社会现况为写作题材,创作了许多新作品。

根据诗歌的体式,曹操的诗可分为四言诗、五言诗以及杂言诗。曹操四言诗的代表作有《观沧海》《短歌行》以及《龟虽寿》等作品,这些诗歌既描写了当时时事,也表达了曹操的远大抱负。曹操五言诗的代表作有《苦寒行》《嵩里行》《却东西门行》等作品,他的五言诗是在汉代乐府诗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的,诗风慷慨悲凉。曹操杂言诗的代表作有《度关山》《对酒》《陌上桑》等作品。

历史上对于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我觉得他的功大于过,可惜的是,赤壁之战棋差一招,没能统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