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唐英(1 / 2)

张华很有耐心的等齐鸣和林轩双双看完,随后也不提钱,而是笑道:“齐老板,我这有个不情之请,你说你手上也有个天字罐,能不能也拿出来看看。

也让我跟这几个,比对一下。”

齐鸣和林轩对视一眼,随后点头起身:“可以,您老稍等。”

林轩等他走向了保险柜,也是有点殷勤的道:“老爷子,不好意思啊。您都来半天了,连水都没喝上一口,您坐,我去去就来。”

说完,他也走向办公室里侧,路过饮水机边的时候,停都不停,凑到齐鸣身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问道:

“你确定他就是个包袱军?我怎么看那3个罐子都是真的啊!”

“一真,两假。”

齐鸣拉开了柜门,解锁了指纹,扫描了虹膜,最后输入密码,同时还没忘了替他纠正话语里的错误。

“你确定?”

“确定!”

听到齐鸣肯定的回答,林轩感觉自己心脏像是擂鼓一样咚咚咚的响起,他没怀疑齐鸣的判断,因为瓷器上,以他所知,齐鸣没失过手。

林轩又偷偷瞄了眼老爷子的背影,压抑着激动:“那咱们收不收?”

齐鸣想了想,之前张华确实有问过他感不感兴趣,应该是想卖给他的。虽然不知道他有是什么目的,但既然东西没问题,又送上门了,没道理不要。

仅仅片刻,他心里就有了决断,用力一点头:“收!不过这东西不便宜,就算是假的那两件也不便宜,至少2千万起,就店里账上那点钱,肯定不够。”

“啥?2千万!这么贵?”林轩一脸懵。他还以为就那件真的值钱,没想到假的都如此珍贵。

“1件2千万。”

齐鸣又给加了把火,不理会林轩目瞪狗呆的表情,自顾自道:

“想要全部吃下,至少7千万。想要凑齐,只能抵押古董借贷,你拿那套毛瓷,联系银行吧。”

拿古董向银行抵押贷款,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前几年拍卖市场火热,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不少违法团体,就用这方法套现洗钱。

方法简单,套现额度还高,几张鉴定证书,几份拍卖记录,就能把巨额财富洗白。

这里头最出名的就是2002年的金缕玉衣事件。当时有个叫谢根荣的,属于最早富起来的一批,当时也算是个亿万富豪了。

但有钱人往往更贪财,而且一般的小钱他还看不上。为了赚快钱,赚大钱,他找人做了件汉代的金缕玉衣。

东西完成后,他也没想着急找卖家,而是找来了5位当时国内顶级古董鉴定专家,为这件金缕玉衣做鉴定。

这5人里头,甚至有2个人还是故宫博物院的副院长,正儿八经的国家副厅级干部。

5个人每人500万的出场费,钱一到位,这5个专家真就是完全不要节操的那种。

根据警方的调查报告,当时他们被谢根荣邀请上门做鉴定的时候,金缕玉衣被放在一个玻璃罩子里,五个顶级文物专家到场后,围着这罩子转了一圈,甚至都没打开近距离查看。

然后就给出具了鉴定评估报告,对外声称这是全国第二套金缕玉衣,直接给这套金缕玉衣定价24亿华夏币。

谢根荣拿着这些专家的评估报告,找到了建设银行,最后成功借贷出了7个亿。

后来谢根荣经营不善,公司破产,还不上贷款,事情才被捅了出来,最终银行损失5亿多。

荒唐的是,事情败露后,只有谢根荣被判了15年,那几个收了钱的专家和银行的工作人员,没有一个受到处罚。

就连那500万的鉴定费,都没有被收回,成了他们的正当收入。5人里,有人病逝有人至今仍然打着专家的名头,混迹在收藏圈子。

也是因为这种事情发生的不少,目前国家对古董抵押借贷限制的很死,齐鸣手上东西不少,但也就那套毛瓷,比较符合规定,能够快速套出大笔现金。

林轩听到这提议,只是稍作思考,就点头同意:“我这就去办。要是银行那边有问题,我先跟我爸那边打个商量,让他匀点资金。”

“可以。”

商量好,林轩转身离开,路过张华身边的时候,还笑着打了声招呼:“不好意思,老爷子,我们俩都不喜欢喝茶,连个茶叶都没有。

劳您再等会儿,我去对面要一点。”

张华自然知道,这就是托词,所以也没说什么客气话,笑着点了点头,示意他随意。

林轩开门离开,同时不动声色的把小龙让了进去。这老爷子有点古怪,齐鸣又是个战五渣,不得不防一手。

也就前后脚的功夫,齐鸣小心的把他那个飞象纹天字罐给摆到了张华面前。

这东西一拿出来,张华第一时间,伸长了脖子俯身向前,同时从口袋里掏出了老花镜戴上,紧盯着罐身,细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