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乾隆时期的景泰蓝(1 / 2)

任何一家店都有自己的规矩。

博古斋自然也有,例如这鉴定。最高级的鉴定师自然是店长杨朝明。其次是唐师傅,和一个主攻书画还有杂项的李何晏李师傅,最后是林轩。

李师傅性格比较高冷,没事的时候都是关在自己办公室,所以齐鸣接触的不多。

当有东西送到店里,基本是林轩看第一眼,现在又多了个齐鸣。

只不过林轩能够支配的金额不高,只有20万。也就是说,20万以下的东西,林轩自己就能决定是收还是不收。

超过20万,就要送到唐师傅或者李师傅这儿。他们能支配金额的上限是150万,一旦超过这个数,就必须通知杨朝明,交给店长决定。

这个日本人带来的东西,能够直接送到杨朝明那,不管真假,至少说明看上去价值不菲。而且全员出动,说明鉴定的难度也不小。

齐鸣上了二楼,隔着会议室的玻璃,能看到长长的会议桌两侧各坐了三个人。

由于有外人在场,他这次没有推门而入,轻轻叩了叩门,里面说了进之后,他才开门走了进去。

“师傅,唐师傅。”

进门后,他第一时间先跟两位长辈问好,随后才看向了那三个日本人。

三个都是男人,中间那位个子稍矮,身材微胖,油腻的中分头被打理的一丝不苟,在白炽灯下反着光。

另外一个,看着得有40多岁,梳着背头,身材清瘦,戴着黑框眼镜,似乎脸上还画了妆,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

剩下的一个,应该是保镖一类的角色,剃了个小平头,身形高大魁梧,坐姿笔直,厚实的胸大肌把西装撑的笔挺,齐鸣进来时,他侧头眯眼打量了一下,压迫力十足。

“来了啊。跟你介绍下,这位是日本的有村先生,这位是名藏先生。这是我的小徒弟,叫齐鸣,以后要是有机会去了日本,希望有村先生帮忙照看一下。”

“杨先生,您开口,我一定放在心上。”

正中的中分头有村,用熟练的中文恭维了一句,而后站起身,掏出名片,双手递向了齐鸣。

他起身的同时,另外两人也站了起来,那个文质彬彬的也拿出了名片。这位正是杨朝明口中的名藏,全名名藏一郎,名片上的头衔是纳高拍卖公司,日本分公司的首席鉴定师。

纳高是德国最大,世界第三的拍卖公司。能成为这家公司的首席鉴定师,这位的能力毋庸置疑。

最后那人,并没说什么,会站起来,估计也只是出于礼貌。

齐鸣上前,接过名片,也自我介绍了下,说了两句客套话。

“呜呜~”

打过了招呼,齐鸣正想去师傅那边,他的口袋一阵的蠕动。

在三个日本人诧异的目光下,小紫钻了出来,三两下就爬到了齐鸣的肩头,一只爪子朝着桌子上探着,摆出一副想要的样子。

“咳!咳!”

杨朝明蹙着眉头,咳嗽两声,瞪了齐鸣一眼。

齐鸣会意,朝着几人歉意一笑,朝着小家伙严肃的摇摇头,小紫的表情有点委屈,但还是听话的趴在了他的肩头,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会议桌上的东西。

“齐先生真是好兴致,出门都会随身携带宠物。”

有村饶有兴致的打量着小紫。

“玩物丧志罢了。”杨朝明回了一句,随后看向齐鸣道“既然来了,你也看看,也算涨涨见识吧。”

“是,师傅。”

齐鸣走到林轩身侧,探出身子仔细查看起面前的东西。

这是一尊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象足熏炉。

东西不算大,也就二十多公分高,不过造型别致且规整,器身修长,分器和盖两部分。

盖面隆起,盖上俯卧一只鎏金大象。大象体型健硕,筋骨饱满,身上披着华丽的璎珞,背上驼着宝瓶为钮,身下是鎏金镂空雕的缠枝卷草,极尽华丽。

而让小紫有所反应的应该就是这只大象,在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文殊菩萨的坐骑就是六牙白象,和麒麟一样也算是神兽之一。

器身为敞口深腹圆底,两侧是铜鎏金的象首立耳,端庄大气。

底足更是独具匠心,设计成了象首造型,耳足象首均精工细琢,尤其足部象首,头上装饰着华美的珠帘,与鎏金的斑斓相映衬,光亮耀眼,精致美观。

“师傅,这是掐丝珐琅的?”齐鸣将东西放回后,向杨朝明询问道。

杨朝明点点头又摇摇头,而后开口解释道

“铜胎掐丝打的底,还结合了平填,内填和透底的工艺,可以说是珐琅技艺的大成作品了。”

珐琅真要说的话,其实是种混合釉料。它起源于15世纪中叶欧洲比利时、法国、荷兰三国交界的佛朗德斯地区。最开始的时候都是用于制作宗教器物,后来慢慢的才扩展到工艺品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