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跑了(1 / 2)

何真虽然嘴上是这么说,脸上确是露出担忧之色。

“哦,何爱卿,此事你倒是说说,哪里不妥?”

“陛下,微臣以为,我景国应该注重文学传承,若是这些旁门左道都登堂入室,那我景国岂不是要被其它国家耻笑。”

“陛下,臣以为此题乃是陛下特意安排,微臣斗胆猜测,陛下这是想要让科举更加的具有吸引力,这是好事呀!”

“不应该使用这种旁通之法,如此反而会扰乱了朝纲。”

何真的话刚落,立刻得到了很多人赞同,纷纷附议。

澹台月冷笑两声,这帮子老顽固,这些年他也算是摸清楚了,除非是自己的利益,否则他们宁死不屈,绝不妥协。

“陛下,请三思。”

一个又一个的臣子站了出来,澹台雯在一旁也是看着,这件事他也不好插手,毕竟皇上挑战的是传统的文化观点。

“够了!”

一声怒喝响彻云霄,震的大殿的瓦片颤抖了起来。

所有的臣工顿时跪伏在地,唯独澹台月傲然而立,仿佛天生便拥有这种权利一般,睥睨着大殿之下的臣子。

“诸位爱卿,你们觉得朕这是在拿国家的未来开玩笑嘛?”

“朕出的第一题,不过是简单的算账问题,这是一个正常人应该会的技能。”

“如果朕将一县的百姓托付于县令,将一郡的百姓托付给郡守,他如果连这种最基本的算法都不会,银库里面的钱他说的清楚吗?”

“身为一个父母官,如果连百姓种地的节气一窍不通,他会是一个好的父母官吗?”

“他还怎么管理整个一个县,如果这样的官员做的再高,朕也没什么可信任的。”

“所以,朕决定的就是让各地的学科先建成,等这些人学会之后,才考虑科举,至于你们口中的旁通之术,怎么能是无稽之谈?”

“这样一来,只会害民,还谈什么带领全体百姓致富,稳定和谐。”

“难道你们认为,就靠他们几句空口白牙的话语,能将一座城池治理好吗?”

“这样的话你们也信?你们是傻了呢,还是糊涂了呢?”

“还是说,在你们心中,父母官就只需要考虑俸禄银钱和税收?如果是这样,你们可知罪?”

澹台月的质问声音响彻整座正阳殿,没有人敢接话。

“朕在问你们话,难道就没有一个人回答吗?”

“连最基本的知识都掌握不了,怎么能够管理好一方的百姓?”

澹台月密集的炮火说的下面的官员一阵懵逼,本来想要接话的,可话到了嘴边根本插不上嘴。

和皇帝抢话,那不是节奏吗?谁会干这种蠢事?

“既然没人回答朕,那就说明尔等认为,父母官只需要处理俸禄和税收的事情就行了对吧?”

澹台月突然冷静了下来,他深呼吸一口气:“如果是这样的话,尔等就太小瞧百姓了,他们每日耕作辛劳,可不是听你们子乎者也的。”

“掌握最基础的算数。农业,是父母官最基础的技能,若是连这点都做不好,尔等认为还能指望百姓做什么?”

“今日殿试就到这里,明日朕会亲自宣布结果。”

“退朝!”

一声退朝后,澹台月离去以后,众人才缓过神来。

而群臣依旧跪在地上久久没有动弹,似乎都沉浸在那句话当中。

御书房中,文王对于刚刚的事情,他还是抱着迟疑的态度。

今年是景国开设科举的第一年,本来宣传的是一文治国。

可现在,又增加了许多新的东西,让他都不由的觉得澹台月太过着急了。

“皇兄放心吧,朕自有安排,新政必须推行下去。”

他想要多设几门科举的考试项目,实际上也是想要丰富天下学子的思维。

一味的咬文爵字只会适得其反,短期内可以稳固景国的江山社稷,可长期来看,那就是一个大大的弊端了。

“不知道明日的结果是否会影响到朝廷所放榜的名单?”

澹台雯关心的是这个,榜单都已经放下去了,此时此刻怕是已经传遍了整个景国了。

如果明日有变故的话,对今后的科举影响也非常的大。

等到文王离开以后,又一道声音响起来。

“皇上,您这样做不怕惹恼了那帮大臣吗?”

“文治武功本来就是先皇定下来的治国方略。”

御书房内,一直跟随澹台月的公公小李子皱了皱眉头,担忧的说道。

澹台月放下手中朱笔,轻轻叹了口气:“小李子,你觉得这些年朕会怕惹恼谁吗?”

小李子顿时明白了他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了,他想要做的事情,还从来么有被阻拦过。

登基称帝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