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2章 非法入侵者(7)(1 / 2)

此后的一个多月里,雷湾的林英烈开始组织大军全力以赴的备战越冬,暂无暇东顾。东南七百六十多公里外东芝加哥的美国人,则由于活动半径的限制,一时间亦未能发现在他们身后还藏着一伙人。

如此这般直到十二月一号,船体受损的“梭鱼”潜艇号才抢修完毕。

这场爆炸也是奇怪,周边区域均遭受了强烈的电磁脉冲辐射,爆炸核心区的“梭鱼”号潜艇中的通讯设备却损毁不大。

此时美国人也已早早确定了地理坐标,但与雷湾的穿越者一样,他们一时也找不回丢失的时间。

故与斯托雷耶夫的想法一致,美国人将探查的重点,首选在了大湖区的出水口尼亚加拉一带,希望能够在那里遇到“文明世界的来客”。

于是十二月二号一早,修斯命令安德森艇长率领“梭鱼”号潜艇前往尼亚加拉方向远程查探。

十二月三日,“格兰斯维尔”号货船的动力系统也抢修完毕。

想要把这艘3.5万吨的大家伙抬过几十公里的陆地扔进南方的伊利诺伊河里,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且从初期踏查的情况看,原始蛮荒状态的下的伊利诺伊河与密西西比河,通航条件很差,不适合大船通行。

故“格兰斯维尔”号于十二月五号出发,再次将踏查的重点选在了西北方的圣玛丽斯河。

大船于十二月七号日落后抵达湖区北部。偏偏这天傍晚,伴随着一场铺天盖地的降雪,圣玛丽斯河下游至休伦湖西北一带的水域开始封冻。

“格兰斯维尔”号驶近德拉蒙德岛南部水域之后,便为逐渐加厚的冰层所阻。无奈之下只得放下小艇,继续尝试着向前推进。

搭乘冲锋舟的美军士兵带着几大桶备用燃油,一路向西北方向冲击。甚至一度冲过了圣玛丽斯河上的激流险滩,在苏湖东岸登陆。

只是一番搜索之后,仍未发现有价值的线索,不得不调头返回。

悲催的是,在返回的途中,河道中的流冰,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点点连接在一起,最后竟将冲锋舟冻结在冰面上。

美军士兵不得不无奈的放弃这艘小艇,踏着随时可能塌陷的冰层撤回到“格兰斯维尔”号上。

至此,本年度对西北方向的踏查行动,宣告终结。

而向东探查的“梭鱼”号潜艇则一路走走停停,直到十二月七号傍晚时分,才走完了一千四百多公里的航程,抵达了尼亚加拉附近。

结果登陆侦查的美军士兵,第一时间便被北方天际那六架咆哮而来的俄军战机惊得魂飞魄散。

那道紧急电报飞抵东芝加哥后,同样也将修斯炸了个五雷轰顶。

他毕竟没有上帝视角,一时间也搞不清楚俄军的成色。

这一切是怎么回事,都是俄罗斯人的阴谋吗?俄国人对美国发动了一场超时空突袭?

这支俄罗斯空军是他们的全部力量,还是仅是一支先遣队?

他们的后面是否还隐藏着其他力量?

有没有战略轰炸机?

携带了几颗核弹头?

我是应该第一时间扑上去消灭这群非法入侵者,还是立即卷铺盖跑路?

强迫自己镇定下来的修斯,很快下达了几道命令。

首先是命令散布于密歇根湖周边的美军士兵火速返回基地,收缩力量。

其次是严格限制无线通话,同时电讯室昼夜开机,搜索大湖周边的无线电往来情况。

第三是迅速派出增援力量,前往大湖东部遂行进一步侦查。

此后的半个月时间里,美国人就如同被黔之驴吓坏的老虎一般,炸着毛瞪着眼,远远地对俄国人进行强势围观。

偏偏这段时间内,山羊岛上的俄国人同样面临着巨大的越冬压力。在人力物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斯托雷耶夫亦无法将营地的警戒边界推得过远。结果被美军侦察兵偷偷围观了十几天,竟然没发现他们。

经过长期观察,各条信息汇总分析之后,修斯总算长出了一口气。

至少从目前看,俄国人似乎没有援军。

当然,山羊岛上的那座造船厂里,是否还藏着七八颗核弹头,这也难说得很。

不过修斯不打算再等了。

上帝保佑,猎物目前还没发现自己。可若是继续拖延下去,那可就不好说了。

在这片原始蛮荒的黑暗丛林里,没有海、陆、空、天、电磁五位一体的支援系统,更不可能有单向透明的战场。指望着像前世那般将敌人研究透彻之后再发动,显然会贻误战机。

攻击行动的关键,就是第一时间将那六架俄军战机摁在地上,决不能让它们起飞!

故首轮打击至关重要。

偏偏此时的美军有个重大短板——战场投送能力不足。

五艘大型货轮的载运能力固然强悍,不过它们终归不是两栖战舰。将士兵和武器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