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9 章(1 / 2)

大漠孤烟直 卿之只 1575 字 11个月前

苍穹上明明万里无云,可为何看到的却如黑云压城,就连风也不愿俯身低鸣,吹进脸上的,都卷着人们的咒骂和血杀之气,热辣辣的快要把人烧焦。

李贯显眼见被斩断了仕途,冒着火光的面上没有一丝悔改和道德败坏之意,反倒认清了自身局面之后彻底撕开作为一城之王,一国臣子的束缚,他要再一次让暴力上演在这片土地上,摧毁那些试图用一纸文书将自己送到地狱之人。

心里的恨意漫山袭来,他对侵犯他的那些人咬牙切齿道,“先前我为赎罪,苟且半生做了个被家国弃之如敝屣的人,今儿种种不念往日,竟是要将我彻底赶尽杀绝,陈大人,你也是天子脚下奉旨做事之人,倘若今日是你遭受驱赶屠灭,是哑言落罪,还是起身而反!”最后的怒声扯出一道响雷,像远空劈去。

在场所有人都为之颤抖。

陈远伶被惊了一下,没想到李贯显如此放肆,还敢把自己拉上,看似好言相劝又似临死致辞,嘴角抹过一丝哀愁和愠怒,“路是你自己走的,既是犯了错事,就理应接受惩罚,大汉并非昊元,前朝的律法规束不了你的,大汉会替那些受过你折磨的人算账,扫清罪犯余孽!”

不远处再响起几道紫云,似乎要把天空地面劈成几半。

“你终于肯说实话了。”李贯显听到他的话后凝住笑容,站到陈远伶身旁,明明自己的身躯不输半点,可为何在他的影子下,却如蝼蚁般卑微,竟是有些可哀。

“恒王不过早就知晓,王朝圣法论的是谁功谁过,若是一时染上污名,那便一世佩戴镣铐,恒王多活了几年,也该知足了,皇恩浩荡,怜你也是李氏之人才好商量,恒王莫要再次犯傻。”陈远伶很直白地说出这个没有明文规定的条律,却是每一个想活下去的人都该都懂的道理。

而恒王怎么会不懂。

李贯显眼角被一层迷雾遮住,看不到的光变得越发黑暗,他尝试去弄明白陈远伶空中之意。

“我本就是个罪人,反便反了罢!中吴的将士们,昔日我李贯显被钱权蒙蔽良心,做了很多错事,可如今豺狼虎豹皆褫夺中吴,又高尚几何!” 李贯显抬眸仰蔑,不愿屈服。

为乱世英雄夺权,他们就是一样的人,当年西郊国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太后一党与襄王一党明暗相争,谁也无暇顾及边缘的百姓是生是死,才给了他活下来的机会。可如今政治清明,一片泰然,新朝建立亟待做出点政绩,而中吴,北漠,金拿城毫无疑问就是李筑剑指的地方。

北漠有公孙晁坐镇雨涟城,金拿城主邓凌已因罪身死。

背后吹来一阵寒风,触动了他的眉头,许久才回过神来。

剩下来的,便只有中吴了。

“皇上要杀我,可只是杀我一个便够了?”他看着陈远伶,当这句话说出时,他承认自己输了。

求乞与期盼再一次显露在这张怒意未尽消的脸上,扭曲分离如同黑夜被黎明破晓,黑白混杂之处,辨不出魔鬼与神明。

被圈养的那些年,满是尘埃的日子犹如毒物,一步步蚕食,将自己全身的棱角都软掉,现而留下的,是直立着的行尸走肉,多少张扬和骨气,功名和权势,都为自己所犯下的罪恶,被烧得精光。

他没想到当真的要揭旗而反时,骨子里的疲软和害怕,竟是最后的清醒。

自己可以死,但那些与此无关之人怎么办,他的父母妻儿,难道也要为此赎罪吗?灵魂被撼然一问,把亲情也拉到这艘将沉未沉的航船上。

“上天有好生之德,皇上为明君圣主,不会对无辜之人下手。”陈远伶叹气一声,虽说见过无数牢狱之灾,但看到曾经如此光鲜亮丽的王室贵族,变成一只低头求饶的犬,还是不免感慨。

而看到面前之人满是狐疑,仿佛对他的话一个字也不相信。

“真的吗?”他仰天大笑,苦意入侵周边的空气,也变得苦涩起来。

“你们不就是为灭门而来吗?”御林军就像是就黑白无常,等着抓住自己,回去好交差。

“事到如今恒王也没被的路可走了,皇上若是想解决恒王何必等到现在,只要你好好随我们南下,家中亲眷,我会替他们找个好去处。”陈远伶真挚无比,因一人过错而全家获罪,不是他所奉承的做法。

“陈大人能保证吗?”李贯显华语柔和很多,他看着陈远伶,试图从中找到该相信的理由。

可他亦知道,李筑忌惮的不是在明的王权富贵,而是那些在仇恨中滋养的人,既是最无力的存在,可强大之际,也能毁天灭地。他能把最后的体谅之情寄托于李筑吗?

陈远伶当然不敢保证,大汉还是主子说了算,即便他有意施以援手,可又能挽回几分。

“我会尽力,只要恒王认下罪,给中吴百姓道歉,好好遵从皇上的旨意南下,总比举城反抗好,若是真行了那一步,与恒王家中亲眷来说,才真的是地狱深渊。且罪在一人,皇上本意不是为杀恒王,民心向一,中吴百姓也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