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章(1 / 2)

大漠孤烟直 卿之只 1144 字 11个月前

雷声还在继续,密集的响声笼罩着京城内,朝堂更加陷入了地狱般的轰鸣当中,每个人的耳膜被震得就快脱落一般。

门外,淡红色的细线横跨过浅蓝色的天光,苍穹两分,一边温如大漠流沙,一边狂如风暴闪雷,而李欢隆头顶之处便是神明与黑暗融合点,指引他向往伟大,却又带上了无数来自为君者的罪名。

被人类贯上正义使者的雷电,正在替所有人发声,那个从不相信上天之为的人,也终于在这以一刻看到了超越人类所能的力量,它像巨峰般的手掌从无尽的上空压下,光明被追逐,气息被强迫赶走,四处逃命的生灵无处哭喊,最后跌倒在拼命求生的路上,堆起累累尸骨。

随之而来灰暗色的大手更是闻到了惊怕的味道,以嗜血般的狂热向地表袭来,轰隆一声而倒,以摧枯拉朽之势摧毁人类历史建造的一切,瞬刻变化为灰烬。

这是李欢隆的所预见的一切,相比于其他大臣,此番只是简单的自然作怪,硬是要算上人为原因,那也最多是在告诫点什么,不会真的把自己的前途命运算上。

在他们看来皇上是大瑞最不信奉鬼神的人,也没有设立任何的天文神鬼机构,但对百官的行为还是没有制止,相反这样,更加引起了他们追求现实科学的风气。

不过此番看来,皇上的表现却不太一样,神情好像很惧怕雷声,随着它的发响,脸上也跟着不自主地抽搐,眼睛布满血丝,惊慌之感也蔓延到四肢,害起轻微的抖动。

“皇上这是怎么了。”一大臣意识到不对劲。

“要不要宣太医啊。”他看到皇上额头中间的汗水,很是担心,征求其他人的意见。

下面纷争的声音传到了李欢隆的耳边,令他更加头痛,蹙眉,声音有点微颤,“不用,朕没事。”

随即又望向了宰相,有点疲乏,“说到哪了?”从口里呼出来的气,瞬间觉得好了很多。

宰相平视着眼前,任周边闲言碎语铺满殿堂也始终不会皱一下眉头,可是知他心者怎不会感受到,同样的恐慌也灼烧着自己五脏六腑,不同的是,或许他真的怕皇上会出什么意外。

宰相你真的想好怎么答了吗?

来自汗北王的劝诫和警醒却是使他步伐停滞了一会儿,与其说是不敢踏出,倒不如是因为皇上的每日来梦魇不舒服让他同时想起了三个人的命运。

在作为大瑞臣子来看,自己的内心是偏向徐卿之与汗北王无疑,但是,抛掷掉那些臣子本分和道德伦理,或许他会选择那个与他走了一生一道的人,纵使有人变得越加糊涂和狠心,任用奸佞,误杀忠臣,也不应被千夫所指,至少在自己自私地看来,理应站到他身旁。

宰相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在见到皇上真正的痛苦后试图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

可是,如果真的有,那么历朝历代为何还是有争斗为终点。

只有这一刻他才真正明白,君臣本来就是一个人为难以解开的课题,而面对朝廷内最为仇敌的两者来看,更是从所未有。

李欢隆种下的因,怕是只有自己才能化解,如今此番异常之处便是到来的果,他不能强行帮李欢隆抹去伤痛,也没有资格代替那些死去的人所原谅。

他想好了。

此刻雷声也消减了很多,两面天空也拨开云雾,耀眼的阳光从外透进来,冰冷的殿堂突然间流淌着一股暖流。

昂扬头对着大殿内最亮的地方,前所未有的信念感充斥着全身,有些被遮掩住的东西变得无关重要。

他虽早已准备好了该如何面向天子,但真正来的时候还是一点顾忌,明显感觉到内心一顿。

余光望着倚靠在龙椅边上的李欢隆,沉默了好久一会儿,那些止言的时间里,脑海里反复掠过了许多人的脸庞,最后一帧到李欢隆时,他才真正清醒过来。

常人很难辨认出的情绪蕴藏着无奈,正义,不屈,可怜,不忍与悲哀,其中大多数都是为李欢隆而感,君臣之间的关系,竟是到达了此地步,而那些未能言明的正义和守护,居然能够以绝对的单一力量冲垮其他。

人臣生来的职责,早已刻进了它的心。

当想清楚所有的东西后,宰相收起那些不该有多思想法,以恭敬正直的身份站立在中央,“汗北王虽有私自引起舆论的过错,但也是本着为徐太医和大瑞好的心而来,按照大瑞律法,贬官二级,削减三年俸禄。”

李欢隆调了调身体坐姿,那是对宰相的不满发出了警告。

“宰相还是最懂朕啊。”他抬头望一眼人群,叹气说道,“那便按照宰相所讲的。”随后摆摆手,宣布退朝。

众臣子不明所以然地扭头退了下去,途中交头接耳商量着什么。

人都在走动着,只有宰相和汗北王依旧定定地站立在那个位置。

房门微微侧身,没有关注人流的去向,而是朝着宰相望过去,两人之间的交流回到了之前那个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