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女大不中留(1 / 2)

当时的民团体制,是由地方乡绅众筹出资,穷苦百姓出丁,于农忙之余训练,半脱产的民间武装。

多由本地出资的乡绅掌控,其初衷的作用,主要是对付土匪流寇的打劫,保护地方大户的财产。

但更多的时候,却是地方豪强欺压百姓的工具。更是豪强之间,争夺利益的资本。

所以对这种所谓的武装,段毅也不是很上心,来当这个总教习的目的,除了完成系统任务之外,更多的原因,是为了有机会接近花月容。

白杉镇是个大镇,其规模在周围几县居第一,其人口十分稠密。

经过两天的筹备,就组建了一百多人的民团。

第三天早上,从省城购买的枪支运到,有五十条新式快枪,五千发子弹。

还有一堆前朝的破烂货,什么鸟铳,抬枪之类的火器,而且,每人还配了把新打的大刀。

看着这五十支新式快枪,民团董事会的乡绅们,一个个都乐开了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这些快枪,以后还会怕济县的恶霸?”

“真是好东西啊,比我当年给新军送粮时,看见的枪械还好……”

正当乡绅们,对快枪赞不绝口时,段毅也好奇的那拿起一支,在手中观赏。

这是德制M1888委员会步枪,全枪长1250mm,装弹五发,最大射程1300米,有效射程300米,是一款早期栓动步枪。

生产线被引进国内后,大量生产面世,因为枪管上有防护罩,故在国内又称老套筒。

切!我还以为是98k,搞了半天,原来是拿洋人淘汰的技术——委员会1888生产线仿制的老套筒,这破玩意儿,也叫快枪?

此时此刻,他脑子幻听,响起了著名的京剧《沙家浜》,真是异曲同工的凄凉。

几天后,段毅正式走马上任,开始了对团丁的训练。

脑子里植入的记忆,是全套前朝新军的操练标准。

段毅便依据植入记忆,从队列步操开始,对团丁进行训练。

而且,还用大笑江湖的曲,创作了一首民团军歌。

歌词是:我手拿快枪上刺刀,喊着响亮的口号。

前方敌人报上名,是土匪请别乱搞。

啊,啊,啊,林子大了有好多鸟。

啊,啊,啊,是哪个山头的我都知道。

啊,啊,啊,井水不犯河水是最好……

这首激昂的民团军歌,深得民团董事会——各乡绅的一致赞赏,都说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对土匪很有威慑力,也很有教育意义。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自己都当总教习了,也不能亏待两个跟班小弟。

段毅将高家兄弟提拔为左右助教,帮助自己训练团丁,给自己营造偷懒的空间。

但担心二人气场不够,镇不住一众团丁,便打算给二人改个霸气的名字。

“我观天象,你二人之所以不服众,是因为名字没有通灵之气,从今天开始,给你们的名字加个启字,以启发你们身上的通灵之气,众人自然对你们心悦诚服。”

从此,高家兄弟的名字,就成了“高启强”和“高启盛”。

说来也怪,改了名字之后,团丁变得对二人很服帖,甚至还有点惧怕。

于是,段毅就放心大胆的躺平摆烂,将操练工作,一骨碌都丢给了高家兄弟。

反正就是走整齐,听指挥,会打枪,民团嘛,实战第二,吓唬作用才是第一。

以后的工作,就成了段毅先教高家兄弟一天,然后高家兄弟费牛劲,花七天教会团丁。

不过,高家兄弟没有犯教条主义,受段毅启发,实施寓教于乐。

除了步操、指挥训练和射击之外,还增加了近身格斗搏击训练。

这都是从段毅身上学来的,什猴蹲、崩拳、五连鞭,天天让团丁练得不亦乐乎,像几百个疯猴子在抓痒痒。

把个训练场,搞得如马戏团一般热闹。

倒让段毅落得逍遥自在,躺平不算,还有猴戏看。

不过也有例外,就是花月容来观看操练的时候。

每每花家小姐一来,段毅就换一副模样,一个鲤鱼打挺,从凉棚里的躺椅上蹦起来,赤裸着上身,秀着肌肉,亲自卖力的带着团丁操练。

装出一副雄性荷尔蒙爆发的样子。

这花月容天生丽质,加之温文尔雅气质端庄,纯纯的古典美女既视感,比穿越前的高傲拽校花,不知要强多少,完全符合段毅审美最高境界。

所以,一见到花月容,段毅的荷尔蒙就不受控制,疯狂分泌,直冲得大脑发昏异常亢奋。

但他越是卖力,感觉越没有效果,花家小姐反而来得少了,不由很烦闷,心里很是不解。

于是借看手相算命之机,向花月容身边的丫鬟,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