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高句丽事变(3 / 3)

耕耘贞观 倚夜听雨 2078 字 2023-03-12

殿前失仪,有辱视听!”李承乾果断对李世民告状。

“好了好了!现在议论正事呢!”李世民挥挥手道,

“青雀,你说说你的理由。这些年,你为征讨高句丽做了这么多准备,朕相信你并不是临阵迟疑之人。”

“谢阿耶!”李泰听到李世民的话,恭敬道,“第一是师出无名。

如今高句丽王被屠,泉盖苏文掌权,到底是高句丽的家事,我们大唐乃是大国,怎么能因此就直接讨伐高句丽。

怎么也要等到高句丽王族求我们派兵平乱,或者新罗来使,说他朝见我国的道路被阻。

当然退一万步,我们有个汉人在高句丽的地界走丢了,让我们派遣军队去查一下也行!”

“莫要说笑,这种理由谁会相信!”李世民对着李泰呵斥了一声。

但在场的官员听着李泰的话,尤其李靖与李世绩两人却是点点头。

原本他们还以为,向来最是离经叛道的魏王怎么就突然迂腐了起来,但现在听李泰的话,在场的官员便明白,魏王的这第一个理由只是简单的缓冲而已。

毕竟想要师出有名,对于大唐来说,想要寻找到理由,的确并不是什么难事。

而李泰则继续道,“至于第二个理由则是时机不对!”

“时机不对?!”听到李泰的话,李承乾讥讽道,“如此好的时机,何来不对!”

李泰看了一眼李承乾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别管接下来说的话,跟这段话有什么关系,但是你在讨论战争时加上这一句话,只要读过孙子兵法的或多或少都会觉得你说得话很有道理。

李泰背完了这一句,才徐徐道,“不是高句丽情况不对,而是我大唐情况不对。”

听到李泰说出这话,李承乾只感觉到自己的背后一紧,额头冒出冷汗。

不过,李泰则继续道,“如今已入冬了,而我大唐实行的是府兵制。

冬日征召士卒讨伐,那到明年春耕时必然会受到影响,春耕受影响则会让国力衰弱。

虽然我不觉得大唐会输,但终归要尽可能减少不利因素。”

听到李泰的话,房玄龄,杜如晦与岑文本不由松了一口气。

魏王智商还在线实在再好不过,有他跟太子顶着,自己等人再反对也不怎么显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