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整顿亲卫(3 / 3)

耕耘贞观 倚夜听雨 2099 字 2023-03-12

要对外界买卖,就必须要通知户部,让户部收取对应的收税以外,就基本上没有再对李泰有什么的限制了。

这条件好得让李泰难以想象,只不过即使如此,李泰却也没要把炼钢技术进行全面更换的意思。

毕竟领先时代半步是天才,领先时代一步是疯子,且不说自己对于什么干锅炼钢法或者高炉炼铁法的技术不是很熟悉,需要底下的人去不断完善与摸索。

更重要得是,灌钢法本身也比较的适合这个时代的生产力,至少在孙思邈在火焰的研究上能够有所突破前,说实话,一些落后技艺却也未必真落后。

所以,李泰也让他们继续积累对灌钢法的技艺,当然也派人研究高炉炼铁,但想要真正的落实,李泰感觉还是要等一等。

毕竟铁与盐向来是国家重器,自己已经过了那种需要大量功勋以彰显自己的时候,所以自己比较起彰显更需要稳一稳。

这就是为什么李泰需要调整自己在长安产业的原因,毕竟若盲目扩展,反而会带来让自己陷入不利,还不如精简产业结构,从而让产业运转变得更加的高效。

当然,就在李泰一门心思的扑在改良自己在高陵产业的结构时,长孙皇后的动作也不慢,十月份后,她便向着关陇世家发送李泰要选太子妃的消息。

让他们每一家挑选一名年龄十三岁到十五岁的女子,把她送到长安来。

这件事情对长安本地,尤其是京兆地区的世家自然容易,不过,那些远方世家就不是那么的容易了,比如正在洛阳任职的弘农杨氏的杨缄,便收到了这一份选妃的恩旨。

毕竟大唐继承的是大隋国统,所以对弘农杨氏还是照顾的,至少在明面上不会进行迫害。

甚至也会用弘农杨氏促进与一些新贵的合流,所以李泰选妃,弘农杨氏是有资格参与的。

“魏王选妃啊……”杨缄不由看着这份恩旨,到底感觉到几分麻烦。

而杨缄略显得几分无奈的神色,却被在一旁的妹妹所捕捉,道,

“如此恩旨,兄长为何如此为难,若不喜拒了便是,圣人皇后也不可能因此恼了杨家!”

“我既希望能够攀上魏王,但却又怕攀上魏王啊……”

杨缄摇摇头,一副你一妇道人家真是不懂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