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河湟谷地的定位(3 / 3)

耕耘贞观 倚夜听雨 2081 字 2023-03-12

全球气候降温,导致整条丝绸之路的水汽严重不足。

耕地埋没,绿洲消失,河流湖泊更是枯竭殆尽,丝绸之路上没有了能供给旅客商旅停留的歇脚地。

这些小据点的消失,带来得是小商旅难以前行,只有那些实力强大的大商旅,甚至需要一定程度国家背景的人才能够穿越丝绸之路。

但现实是,任何一条商贸路线都是需要小微企业支撑起来的,当这些小微企业者们流失殆尽后,这一条商业道路,也就注定了被废弃。

而现代一带一路或中吉乌铁路的建设,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靠着科学技术硬生生解决天时不利的影响,重新打通了这一条已经被荒废的丝绸之路。

只不过怕国家也没想到,这个方案提出来了,结果天时回来了,平均温度升高了,这些地区的水资源慢慢丰富起来了。

而李泰所能做得,就是把河湟谷地打造成河西之地的粮仓。

这粮仓本身赚取多少并不重要,重要得是,依靠这粮仓能盘活周边区域,获得整体提升。

当然,用一个更加形象的例子,那就是河湟谷地可以看成是江西,它的作用不是自己发展,而是支撑起周围一圈环江西经济带的全面发展。

唯一不同的是,江西送出的是人,而河湟谷地送出的是粮食而已。

河湟谷地,即要支撑起河西四郡的充足粮食,又要支撑起青海湖旁的马匹的饲料粮草,基本生这就是整个河湟谷地在未来至少两三百年的基础任务。

至于其他发展,李泰虽然以后也会进行补充,但这个大方向却可以确定下来。

也正是如此,青海湖附近一定要建立一个城池,作为抵挡吐蕃的屏障,否则自己好不容易把河湟谷地给发展起来,然后吐蕃有事没事就过来打秋风,那谁受得了!

而有了这个大方向的确定,对如何开发河湟之地,李泰自然便明晰起来。

而很快的,一个个受到李泰吩咐,去干活的人也完成了任务纷纷回到刺史府。

有卢安寿、任雅相、薛仁贵、祖长明、田长耕,以及袁天罡……

“为什么贫道要来参加这会议啊,贫道只是平平无奇的道士啊!”袁天罡有几分不解道。

“你懂天时,能算风水!”李泰看了一眼袁天罡道,“最重要得是,数学不错,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