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边疆传来噩耗(1 / 2)

“灵儿住手,不得无礼!”

一个文质彬彬的老者,上前制止了那小女子的行为,

“灵儿,快把手里的东西放下!”

女子回头看见老者后蛮横地说道,

“爷爷,他欺负我!”

杨邦心想,这小妮子怎么说话脸都不带红的,明明是她先撞倒了自己,然后又让人前来袭击,自己充其量算作正当防卫。

现在怎么被说成了杨帮欺负他。

真是滑了天下之大稽。

不过,那老者倒不像是蛮不讲理的人,一脸严肃地冲着女子说道,

“灵儿,不得你胡闹,赶紧回家去!”

“爷爷!”

小女子见老者一脸严肃的劲儿,那蛮横任性的,气势也下降了几分。

“快回家去!”

老者再次严厉地呵斥道。

小女子一把丢下了手上的棍棒,冲着阳光指着骂道,

“臭小子,你给我等着,早晚有你好看!”

说罢,便气冲冲地甩手而去。

那女子走后,老者上前走到杨邦的面前,拱手赔礼道,

“我那孙女,从小娇生惯养,不得懂得规矩,还请安王见谅。”

杨帮见老者直接叫自己安王,感到好奇,

因为他刚刚来到这南京中,除了南境军的中军大帐,其他的地方是一次也没去过,他怎么会认得,于是问道,

“老先生,你怎么认识我?”

那老者拱手说道:“老朽叫做罗兴国,家住在这南境木城,这些年承蒙宁王照顾,在京城和南境有一些生意往来,一个半月之前,老朽曾在京城见过安王殿下一面,当时您操作的仙雾人间,可算得上生意中的一个传奇。”

“不久前,我又听闻您跟着单飞鹏将军来到了南境,心中大喜,本想着亲自上门请教一下商贾之道,但是,又唯恐耽误了军机大事,就一直未曾前往。

没曾想今天却以这样的形式见面,只是我那孙女自幼父母双亡,我平时对她也娇惯一些,所以对礼数方面有些欠缺,回去我一定严加管教,还请安王不要见怪!”

杨邦与这小女子的争执,本来也不算什么大事,在打斗中自己也无意间也侵犯了小女子的隐私,就算是扯平了,

于是就对着老者说道,

“只是一些误会罢了!”

“安王真是好度量!”老者对着杨邦夸赞了一番,然后问道,

“不知安王今日上街,是有什么要事要做吗?”

“哦,没有,只是最近边境无事,闲来逛逛而已”

“老朽在这南境内已经生活了几十年,从宁王开始规划建立,一直到今天这种繁荣的景象,老朽都亲眼见证,所以每一处地点我都很熟悉,若是安王无要事的话,不知安王可否,愿意让老朽领着您游览一番!”

罗兴国满脸诚意,想带领杨帮参观一下这南境的周边。

杨邦心想,本来今天就是随便逛逛,也没啥目的,与其自己一个人乱逛,倒不如有一个熟悉当地环境的做个导游,介绍一些周边的发展史,也算是路上有一个说话的不那么无聊,身边有一个当地人做引导,至少不会再遇到像刚才这样的误会。

“好啊,那就有劳老先生了!”

杨邦在罗兴国的带领下,将南境的木城走了一遍,也讲了宁王不少的故事。

一路下来,杨邦感觉到南境人民是真的敬重宁王,遇上的每一个人只要知道杨邦是宁王的儿子,那脸上都带着感恩之意。

他们对宁王的崇拜,已经远远超过了京城那位君王,更有甚者,一些百姓让画师画了宁王的画像,直接供在了自家的正堂,每逢初一十五,清明中元的时候,就会祭奠一番。

一个镇守边境的将军,能在战乱纷争的地界,有这样的威望和如此高的崇拜值,可见非同一般。

也难怪京城的那位,对南境的军权不太放心。

最后,罗兴国将杨邦带到一处祠堂。

祠堂的门上挂着一个金色的牌匾,上面写着四个大字

——杨氏宗祠

“这是哪里?”

杨邦抬头,看了看门上的字问道。

“这里是宁王的魂归之处!”

罗兴国一脸严肃地看向宗祠牌匾上的字,眼中泛着泪光,解释道:

“宁王生前对我们如同手足兄弟一般,他死后,南境的百姓心痛不已,不愿宁王离开南境,于是就自发地建起了这座杨氏祠堂,全民斋戒三个月,希望能够感动苍天,让宁王的灵魂能够在此安家,这样的话每逢初一十五,百姓还能来此祭拜一番,也算是留个念想!”

杨邦听后大为震撼,虽然他与宁王素未谋面,但是,能让全城的百姓自发地每年供奉,可见他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已经与神明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