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宣府军镇(1 / 2)

汾阳王起身扶起罗金宝。

“对老夫而言,火国能否光复已经不重要了,只要大秦永存,老夫跟你等武将皆可青史留名。”

“我等子孙后代,也足以笑傲华夏。”

“大王教诲,末将听闻振聋发聩。”

“好了,不用拘泥了。”

“速度整顿我们剩下的人马,照时间推算,白起此时也快到沛郡了。”

“嗯,大王好好休养。”

……

此时此刻,宣府城内。

安北侯周扬身居高位。

下方的大秦将领们分列两排。

号称安北侯麾下第一舔狗的韩光叶,疯狂展开吹捧模式。

“侯爷神武!”

“安格鲁真不配做契丹的勇士,在我们宣府城外扬威这么长时间,却久攻不下。”

“还不是被侯爷的威严吓退?”

“不可张扬,玩意那契丹贼人们再度来攻呢?”

周扬一句话,让宣府城内的一众将军们的心神重新变得紧张!

事实上,这段时间宣府城被契丹骑兵围攻。

并不能说周扬毫无作为。

只不过自从大秦建立之后。

他被薛建德从雁门关调到宣府城。

率领的是宣府城的士兵。

刚来的时候,完全处于兵不认识将,将不认识兵的阶段。

接触一段时间之

后。

周扬也认识到,这里的士兵大多都缺乏训练。

军令言明做不到。

令行禁止也很难。

总之,他也明白,朝廷把他安排到这儿来,就是让他练兵的。

可惜,人的惰性会慢慢养成。

久而久之。

周扬也变得属于管理了。

就拿这一次契丹大军南下袭扰宣府军镇来说。

若是周扬统帅的是雁门关的精锐。

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以战养战的策略。

可是宣府城内的这些软绵绵的士兵。

根本无法承受得住高强度的对战。

一来二去。

也就只能固守宣府城,充当缩头乌龟,等待外援来救了。

此时在宣府城内,一个穿着朴素的青年说道:“契丹绝对撤退了。”

“不过我们的安全窗口也只有四个月。”

“冬天来临的时候,契丹人还会南下。”

“王翦,你可不敢大放厥词,一个小小武夫,如何敢妄谈军机大事?”

“我有自己的理由。”

“契丹人最擅雪中厮杀。”

“他们南下最频繁的季节就是冬季。”

“好你个王翦,没看出来你倒是有几分见识,只不过你只是一个小小的马前卒,人微言轻,切不可乱说。”

“让人抓住罢兵,万一安格鲁又

契丹人返回,那就只能拿你问罪了。”

“唉……”

年轻人无奈的摇了摇头。

与此同时,洛京皇城之内,梁成派出去刺探北方军情的斥候已经相继返回。

在西岐边陲驻扎的炎西军团的斥候也返回京都。

“陛下,宣府之危现已解除,我大秦炎西军团的勤王之师也从潼关方向撤退了。”

“他们的任务还是继续盯防西戎。”

斥候提到的炎西军。

就是放下西岐边陲准备去京都皇城救援的军队。

他们是大秦帝国的王牌。

如今的满编人数将近十万。

遵循着梁成精兵简政的策略。

那些军队之中一部分驻扎在京都,充当近卫军。

一部分驻扎在炎西六郡。

负责维护炎西治安的同时,也担负着防御西岐诸国的重任。

这些军队原本是驻扎在西戎边陲的。

而且其中一部分士兵跟西戎作战。

可谓是大浪淘沙之中的精锐。

只是随着西戎跟梁成达成和平协议,大秦帝国建立之后,炎西军团的几位核心将军被封了王侯,进入京都皇城。

失去了大将统筹之后,炎西军的威慑力已经略小于从前了。

而安格略率军撤退之后,安特溪也随安格略撤退。

以炎西的守军最好是原路返回。

梁成也想让他们回去固防西部边陲。

虽然大秦已经跟西戎有了协议。

那也得回去。

现在整个大秦都缺粮食。

京都皇城压根负担不起数万大军的消耗。

最好还是让他们继续在炎西军郡内自给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