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兵临雁门(1 / 2)

五千劲卒,之前都是甘思茂的手下。

但是现在,这帮家伙已经全然失去了昔日那种一打就溃,一溃就逃的哀兵状态;转为精神焕发的威严之师。

当然!

如果单纯的讨论战斗力。

这些人肯定是比不得梁成麾下的太岁军的。

但是军容面貌也让梁成感到非常满意了。

西北地区的寒冬。

入夜的时间非常早,黄昏刚过。

圆月已是高悬上空。

梁成坐在将军府的大堂内,面色惬意的伸了个懒腰。

长途舟车劳顿,他是真的有些倦意。

在他面前的堂下,列了一些雁门关的守城将领。

黄成虎站在头号。

规规矩矩的充当着明灯。

梁成目光随意的看了他们一眼,开口问道:“好了,都别愣着了。跟我说说目前河套地区的局势吧!”

黄成虎踏到堂中:“伯君大人,西岐诸国出现大的反常。”

“楼兰跟同罗部的骑兵为主力,联络了车迟跟龟兹合计二十万大军。”

“以前,雁门关的守军还前出关外十里的范围许洛。”

“现在,末将已经收缩防线,据关死守了。”

“那北狄骑兵呢?”

“在我们巡逻范围之内,很少看到北狄百姓,更

别说北狄骑兵。”

“末将觉得他们囤兵起来,有所企图!”

“另外,末将之前洒在河套境内的斥候,也传回了情报。”

“他们确实侦查到北狄骑兵进入河套的消息。”

“只不过北狄人的哨兵似乎很保守,他们只要发现我军的哨兵,就迅速疏远距离,也不纠缠,也不观望。”

“最开始的视角,末将也全无在意,就单纯的一位那是北狄的游骑兵闯入我雁门关的防区。”

“可是这种情况直到六天前发生了转变,北狄哨兵南下的次数越来越多,骑兵小队也来的越发频繁。”

“所以末将笃定,近期内西岐联军一定会伙同北狄人入侵我炎西。”

听了黄成虎的陈述,梁成颔首沉思。

“北狄之祸,自我大炎开朝以来,便是我大炎北方的心腹大患,北方北狄难定,大炎百姓也无法安生。”

“尤其最近十几年来,北狄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了。”

“北狄入侵我大炎边陲地域的次数高达百次。”

“现在北狄蠢蠢欲动,又想攻破雁门关,彻底打开南下大炎的门户,本将军自然是不会让他们得逞的。”

梁成顿了顿之后,说道:“目前摆在我们

眼前只有一个选线。”

“死战北狄跟西岐联军直到战胜北狄。”

雁门关守将,廷尉周扬出列说道:“启禀伯君,雁门关周边贫瘠,如果北狄大军真要大军进攻,我军跟他们正面对敌,恐怕要吃亏。”

“而北方的狄人,他们马上作战虽然悍勇,可要是强行攻城的话,他们没有攻城的器械,在我们面前处于弱势。”

“所以,末将的意思是,我军只需固守雁门关两月,据城而坚守,等到明年开春,北狄大军的粮草必然耗尽。而开春之后,狄人大多需要迁徙至水草丰富之地,那时候他们就只能退军返回。”

“不过,末将还是觉得,我军即便想攻,也得先耗北狄骑兵,将他们的军心士气消耗殆尽时,我军擂动战鼓,全力杀出,北狄可灭。”

梁成看着说话的将领,目光之中糅杂着几分欣赏之色。

周扬能在雁门关常年任职,说明他在守城方面颇有建树。

若是梁成没来,黄成虎也绝对认为他的办法是最好的。

可是如今梁成来了,这套战法在他眼中就不算是高效的。

据城而守!

确实能够守得雁门关。

却未必能守得住青州啊!

若是两

军在这里相持太久的话,梁成担心西岐联军还有生出变故。

若是他们暗中分兵去攻打青州。

那杨火旺的一万兵力需要守三座城池可就难上加难了。

因此,这充其量只能算是下策。

梁成主要是无法相信,大炎境内那些妄图篡权夺位的奸佞或是暗中跟史家有联络的贵族势力。

他们压根不会给梁成击溃北狄大军的时间窗口。

所以,雁门关的形势,必须是速战速决才能破敌。

要是真按周扬的说法,大军在雁门关守到明年开春。

且不说北狄骑兵的士气会不会低迷。

至少雁门关守军的时期肯定是要衰落的。

毕竟!北狄之名,在太岁军面前尚且都能做到谈之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