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品茗赏雪(1 / 2)

三国:小乔传 苒萱 1323 字 5个月前

两人间的气氛顿时轻松了下来,桥霜随即站起身,径直走到对面的琴台坐下了。

桥霜一边拨弄着古筝调弦音,一边淡然地说道:“其实我真的很佩服公瑾兄,彼时在我家后院只听得我弹奏一遍,便能将我所弹的曲子用手中的萧直接演奏出来,我至今都觉得有些不敢置信。”

周瑜凝神打量着眼前的女子,她的眸光清润,却不知为何,她每次只要一坐在琴台上,便又是另外一副模样,身上似乎有着与她年龄不相符的优雅自信,却又显得有些疏离与神秘。

他虽明知如此盯着看是很无礼的举动,但又完全无法控制自己将眼神从她身上移开。

“那次不过是凑巧罢了,现在你若是再弹一曲,我恐怕也不一定就能一次便复奏出来了。”

“那我们再来试试?”桥霜眉梢微挑,指尖滑过筝弦,筝音缭绕。

周瑜眉眼间漾出笑意,答道:“好。”

桥霜稍加思量,便确定了想要弹奏的曲子。

一曲《兰亭序》从她的指尖流淌而出,飘逸流畅的韵律又如呢喃细语般,伴随着香炉中的熏烟缓缓地在雅阁内四溢而开。

周瑜凝望着眼前弹筝的她,一时失了神,不禁想起了两年前初见时,那个怯场不敢上琴台的她,与此刻从容不迫的她却是判若两然。

那一次她是带着一丝紧张的情绪在弹筝的,所以也难免显露出了一些小缺陷。

然而如今的她,弹筝的指法是周瑜从未见过的灵动与娴熟,而她弹筝时的慵懒与悠然自定的神态却又让人实在无法将她当做一名只有十几岁的女子,她就如一缕清烟叫人琢磨不透。

周瑜望着她的眼神充满了浓浓的探究,这是从初见时便让他难以想通之事。

曲罢,桥霜双手轻按于筝弦之上,抬眸笑道:“公瑾兄,如何?可能与我同奏一曲?”

周瑜走上前拿起了江篱早已替他备好的洞箫,席地而坐于桥霜的对面,修长的手指搭于洞箫之上,又将其置于唇边,动作一气呵成,姿态闲雅。

清亮的箫声陡然从他的唇边传出,婉转而悠扬,正是桥霜方才弹奏的曲子,虽然之前便已知晓他熟知音律,但此刻现场再次听到他能在只听一遍的情况下便演奏出来,她仍然对此感到十分惊叹。

思及片刻,桥霜便迅速弹起了古筝,跟上了他的箫声,两人筝箫相和,默契十足,竟让这首曲子显得更加空灵飘逸,如山涧泉鸣般,优美的韵律在茗雪居内迅速晕染开来,许多来此处的文人雅士也不觉驻足赏听。

曲终弦收,雅阁内仍余音袅袅,缱绻缭绕于窗前的雪梅间。

二人抬眸,目光交汇,周瑜凝视着桥霜的眸光灼灼,那如墨一般的双瞳明亮而热烈,看得桥霜不禁心神微乱。

此时雅阁外传来一阵叩门声,将两人的眼神拉回。

“少主。”是江篱的声音。

周瑜起身说道:“进来。”

原来是江篱带着小厮进来送点心,小厮将几盘点心一一摆放在茶几上,江篱便示意他们退下了。

“郎君,这些都是茗雪居出了名的点心,据说皆是以腊梅雪水制成的,不妨都尝尝看。”江篱转过身对一旁的桥霜恭敬地作揖说道。

桥霜收敛心神,笑着答道:“好,多谢。”

江篱恭敬地朝周瑜行礼后便也退下了。

桥霜起身随周瑜来到茶几前,看着案上几盘梅花形状的点心,她不由感叹这家店主人的用心。

如今外头战乱纷飞,他却能在此处寻一块清静之地开了这样一处能让人放下杂念的小店。

桥霜坐于案前,轻拈起一块梅花形状的雪白糕点,细细打量起来:“这糕点做得可真好看。”

“那日我见你在碧露轩时很爱吃点心,所以便让他们将这里最好吃的点心都端过来给你尝尝,如果喜欢,我便让江篱打包一些带回去。”周瑜温言说道。

桥霜尝了一口糕点,啧啧称赞道:“入口即化,还有一丝恬淡的梅花清香。”

见桥霜吃得津津有味的,周瑜不觉脱口而出:“喜欢的话我今后可常带你来。”说罢才察觉此言有些不妥。

桥霜闻言有一丝短暂的错愕,随即又想起了正事,便又问道:“公瑾兄,你们可有计划何时出发去九江郡?”

“怎么,我们这才刚住进你们府中,你就迫不及待想赶我们走了?”周瑜有些戏虐地说着,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桥霜忙不迭解释道:“我并非此意。”

“那你是何意?”周瑜唇角微扬,似笑非笑。

桥霜眼珠一转,嗫嚅道:“我只是担心我的父兄,所以有些着急了。”

“你放心,他们此番定会无恙的,我已经派人去打听过了,袁术尚需过些时日才能到得九江郡,恐怕届时也要到年后了,你可以安心过好这个年。”周瑜宽慰道。

桥霜却突然静默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