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巫蛊之祸(下)(1 / 2)

就在太子刘据打算前往甘泉宫当面向汉武帝请罪时,而此时江充却步步紧逼,威逼刘据日甚一日。刘据一时想不出更好的应对办法,万般无奈之下只好依照石德的计策行事。

公元前91年秋,七月初九,刘据让门客诈称皇帝使者将江充、韩说一干人等捕获。韩说怀疑有诈坚决不肯受诏,刘据门客不由分说当场斩杀韩说。

刘据历数江充罪过,亲手砍下江充首级,又命人将巫师檀何烧死在上林苑中。刘据晓谕百官:“陛下卧病甘泉宫,音讯全无,其中必有奸臣犯上作乱,众卿随我进宫勤王,诛杀奸臣。”

于是刘据命人夜入未央宫,向母后秉明原委,然后迅速占领长安武库,调动宫中卫戍部队以防不测。长安城内人人皆言太子谋反。太监苏文趁乱逃出,跑到甘泉宫向汉武帝添枝加叶诬告太子起兵作乱。

汉武帝面对苏文的说辞,起初并不相信,认为太子不致如此,所以对苏文说道:“一定是江充等人逼迫太甚,太子惊惧之下才出此下策。”于是急命使者召太子觐见,当面询问原委。

但是使者担心有性命之忧,所以压根没敢进入长安面见太子传达皇帝旨意,而是走到半路便匆匆返回甘泉宫。然后使者向汉武帝诡称:“太子已反,还想杀臣灭口,臣好不容易脱身才捡回一条命来。”汉武帝未加思索便信以为真,于是龙颜大怒。

刘据起兵时,丞相刘屈氂闻变,只顾狼狈逃命,甚至连丞相大印都没来得及带走,只是匆忙派人向汉武帝告知宫中动乱的消息。

汉武帝询问使者,丞相是如何应对突发变故的,得知刘屈氂只是封锁消息,却没有采取任何雷霆手段,汉武帝忿然作色道:“事情已经闹到沸沸扬扬的地步了,还隐瞒得了吗?丞相可谓无能矣!”

汉武帝紧急命令刘屈氂迅速逮捕诛杀为首作乱者,同时立刻关闭长安所有城门,不让谋反作乱的人逃出城外,凡立功将士日后各有封赏。然后汉武帝从甘泉宫移驾长安城西的建章宫坐镇指挥,下诏调集京畿附近兵马,统归丞相节制。

刘据派人假传圣旨,赦免长安所有囚犯,将其整合成军,命太傅石德和门客张光统率。同时紧急命令囚犯如侯手持符节征调长水以及宣曲的胡人骑兵,全副武装速来宫中护驾。恰巧被奉汉武帝之命出使长安的侍郎马通得知消息,于是马通急忙派兵追赶如侯,然后将其斩杀,并对胡人说:“如侯所持符节有假,不可听命!”随即统领胡人骑兵进入长安戡乱。

刘据手中缺兵少将,于是来至北军大营南门外,命令北军将领任安发兵护卫。任安在拜见完太子后,却马上返回军营,一直闭门不出。

刘据见无法掌控北军兵权,只好引兵悻悻而归。如今骑虎难下,刘据在无兵可用之下,不得已便裹挟数万名长安百姓,每人发给兵器,仓促成军。

刘据率领这些未经训练的乌合之众急匆匆来到长乐宫西门,正好刘屈氂率大军赶来,双方展开一场惨烈厮杀,战事持续了整整五天,死伤数万人,一时血流成河。

民间纷纷传言太子谋乱,所以刘据不得人心,因此协助丞相刘屈氂平乱的兵力逐渐增多,局势对刘据越发不利了。七月十七日,刘据兵败,仅带领少数亲信向南直奔覆盎门逃命。

奉命把守覆盎门的田仁,认为太子毕竟和皇帝是骨肉父子,担心日后汉武帝怪罪。所以不想过分难为太子,故而网开一面,刘据才得以从城门逃出长安。汉武帝得知田仁私自放跑了刘据,怒不可遏,派人将他抓捕定罪。

汉武帝认为太子造反,皇后难逃干系,于是派人收回皇后印信,卫皇后自知在劫难逃,于是畏罪自杀,可怜一代红颜自此香消玉殒。

掌管北军重兵的任安,在此次宫廷动乱中始终按兵不动,被汉武帝认为坐观成败,首鼠两端,与田仁共同腰斩于市。

长安城局面被汉武帝重新掌控后,不久,参与作乱的石徳和张光等人均被擒获,诸将各有封赏。

虽说叛乱已经被迅速平定,但刘据仍然逃亡在外。汉武帝对亲生儿子的反叛行为十分恼怒,大臣们都胆战心惊,生怕一不小心触怒龙颜,正不知该如何是好。

壶关人令狐茂上书为太子鸣不平,认为父子亲情,血浓于水。太子必定是受江充等奸臣逼迫,所以在万不得已之下才起兵自保,绝无弑君杀父之意。如果朝廷追捕太子过急,倘若太子走投无路,一但遭遇不测,那么皇帝恐怕就要背负杀子之名。汉武帝有所醒悟,但目前不便马上在群臣面前赦免太子。

刘据自从逃出长安城后一路向东,来到湖县,躲藏在泉鸠家中。泉鸠家里十分贫穷,全靠卖草鞋来勉强维持太子的生活用度,太子于心不忍,不愿再给泉鸠增添负担。

刘据在湖县有一位故交,听说其家中颇有家资,于是便命人去联系故交,结果正巧被搜捕太子的官吏拿获。官差顺藤摸瓜,找到了刘据的藏身之处。

八月初八日,一大群官兵布下天罗地网,将刘据团团围困在屋内。刘据认为自己即便肋生双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