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汗血宝马(1 / 2)

公元前104年,奉命出使西域的汉使归国后上奏汉武帝:“大宛国的贰师城有宝马良驹,世称汗血宝马,能日行千里。然而大宛国王却将其藏匿起来,不肯进献我大汉朝。”

汉武帝便派遣壮士车令一干人等携带一千斤黄金和一匹纯金铸造的战马前往大宛国求购汗血宝马。

大宛国王和群臣商议说:“汉朝距我国万里之遥,而且大漠路途险远,往来人畜多有死亡。汉朝如果取道北路,则有匈奴阻挠。若从南路来我大宛,那么沿途一片盐碱之地,缺乏水草人烟稀少。

往年汉朝使团虽说只有区区数百人,可也难以保障一路粮草补给,饥渴而死者往往过半。所以汉朝根本没有能力调集重兵征讨我国,能奈我何!况且汗血宝马是我大宛的国宝,怎可轻易予人!”

汉朝使者没有料到会在小小的大宛碰壁,所以怒不可遏。汉使砸碎金马,撂下狠话说:“如果不以宝马相赠,那么将来汉朝铁骑会踏平大宛国,杀你个鸡犬不留。”说罢扬长而去。

大宛国的贵族们面对汉朝使者的武力恫吓十分恼怒,认为汉使目中无人过于狂妄,实在是太小看大宛了。所以命令驻屯在东部国境的郁成王派兵劫杀汉使,并将其所带财宝洗掠一空。

汉武帝得报龙颜震怒,蕞尔小国焉敢戕害天朝使臣!决意兴兵征讨。

曾经出使过大宛的姚定汉等人向汉武帝进言:“大宛军力孱弱,只需调用不到三千汉军,使用强弓劲弩几番齐射,便可轻松灭掉大宛。”

就在四年前,将军赵破奴仅用七百骑兵便俘虏了楼兰国王。所以汉武帝对姚定汉等人的信口开河深信不疑。

李夫人是汉武帝的爱妃,宠遇日隆。爱屋及乌,汉武帝因此想封李氏族人侯爵。于是任命李夫人之兄李广利为贰师将军,“贰师将军”者,寓意大军到日,可以获取贰师城的汗血宝马,故名。

汉军以王恢为向导,征调附属藩国六千骑兵以及汉朝境内由囚徒恶少组成的数万虎狼之师征讨大宛国。

公元前103年秋,贰师将军一路西行。汉军艰难走出千里无人烟的盐碱地,人困马乏。而沿路西域小国纷纷紧闭城门,坚决不肯供应汉军粮草。

情况万分危急,倘若无法及时补充给养,恐怕汉军还没等到大宛呢,就已经在半道上饥渴而死。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派兵攻城。

只有攻下城池才能活命,可有些地方城防坚固,汉军久攻不下,围攻数日只得撤军继续向西进发。好不容易到了郁成,此时汉军仅剩下数千疲惫之师,有些士兵已经饿得拿不动兵器了。郁成王见汉军不堪一击,于是果断出城进攻。汉军惨败,几至全军覆没。

贰师将军与部将商议,认为汉军连小小的郁成都无法攻克,更何况是大宛国的都城啊。于是带领残兵败将向东撤军。汉军走到敦煌时,所存部众还不到出兵时的十分之一。

贰师将军派使者上奏汉武帝:“此去大宛路途遥远,粮草不继。将士们不畏惧冲锋陷阵,只因饮食断绝,饥渴难耐,无力再战。而且兵力不足,难以攻灭大宛。不如暂且罢兵,等重新集结大军择期进剿。”

汉武帝大发雷霆,立即派使者严厉申饬贰师将军:“若有一兵一卒胆敢退回玉门关,杀无赦!”李广利惶恐不已,所以停留在敦煌不敢入关。

适逢此时汉将赵破奴出击匈奴兵败被俘,两万汉军全军覆没。所以朝野上下皆愿停止西征大宛,而全力进攻匈奴。然而汉武帝认为堂堂天朝如果不能征服小小的大宛,那么西域诸国从此必定会无视汉朝权威,于是力排众议,大举增兵大宛。

汉武帝大赦天下囚徒,从军将功赎罪。同时搜罗国内穷凶极恶之人及边塞骑兵一同出师。一年之内共计调拨六万士卒,以私人身份随师出征者尚不计算在内。参与转运辎重的牛马牲畜足有十余万头,所载粮草兵器甚多。为征集兵员、物资,天下为之骚动。

公元前102年,在兵员辎重齐备之后,李广利率军再次攻打大宛。西域小国见汉军人多势众不敢慢待,纷纷开城供给汉军粮草。沿途只有轮台抗拒王师,汉军围攻数日,将轮台屠城。

自轮台向西,一路畅通无阻,大军抵达大宛时,汉军尚有三万之众。大宛开城出击,汉军用弓箭将敌军逼退城内。李广利想攻破郁成报一箭之仇,但又怕久攻不下,大宛再派兵增援夹击。

于是李广利命令大军绕过郁成,直接进攻大宛国都。先派水工截断大宛城水源,然后日夜围攻达四十天之久。大宛城内人心惶惶,兵困马乏,再也无力支撑。

大宛贵族们暗中密谋,认为大宛国王不但藏匿汗血宝马,又杀害汉使,这才引来汉军报复。不如杀掉国王,然后向汉朝进贡宝马,那么汉军自会退兵。倘若汉军仍不肯罢休,到那时我们再奋力死战也不迟!于是联手杀掉了大宛国王。

此时大宛城外城已被汉军攻破,又俘虏大宛第一悍将。大宛人惊恐万分,于是跑回城内献出国王首级。

大宛同时派人向李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