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汉武大帝,首战告捷(1 / 2)

公元前141年,正月二十七日,汉景帝驾崩于未央宫,在位十六年。年仅十六岁的皇太子刘彻即皇帝位,史称汉武大帝。尊奉窦太后为太皇太后,生母王皇后为皇太后。二月,汉景帝安葬于阳陵。

汉朝初年为了削弱王国势力,朝廷将闽越国划分成若干小国,其中北边临近会稽郡的小国称东瓯国,东瓯和闽越之间由于归属问题摩擦不断。

当年七国之乱被平定以后,吴王刘濞的儿子刘驹辗转逃亡到闽越国。刘驹怨恨东瓯国之前帮助朝廷诱杀了自己的父亲,所以经常怂恿闽越攻打东瓯。

公元前138年秋,闽越国仗着自己国力强大,在刘驹的煽动下派兵围攻东瓯。东瓯实力弱小,抵挡不住闽越大军凌厉的攻势,于是派使臣到长安向朝廷告急求援。

汉武帝想咨询一下太尉田蚡的意见,只见田蚡轻描淡写的说道:“番夷之间相互攻杀,本来就是夷人的常态,因为他们生性本就反复无常。加之地处蛮荒,所以从秦朝以来就没有将他们纳入帝国版图,不值得中原王朝跨越千里兴师动众。”

汉武帝摇了摇头,对这个回答有些不满意,于是又转头问向旁边的大臣庄助。庄助慷慨陈词:“臣只担心国家没有力量去救援小国,如果朝廷有这个能力,怎么能够置若罔闻呢?况且秦朝连自己偌大的国家都保不住,更不用说是丢弃弹丸之地的越国了!

如今东瓯国在走投无路之下才向朝廷求援,陛下若不能兴兵救援,而是坐观成败,那么让这些小国去何处寻求庇护呢?他们今后又将如何看待我们天朝上国啊!”

汉武帝听后不住的点头称赞,然后略带嘲讽的看了一眼田蚡说道:“太尉见识何其浅陋,好像与您的官职不太匹配吧,看来朕不值得以军国大事和太尉相商啊!”

汉武帝认为自己即位不久,不适宜出虎符调动朝廷大军劳师远征,所以命令田蚡让庄助手持皇帝符节,征调会稽郡的地方部队救援东瓯国。

庄助来到会稽郡,拿出皇帝符节想调动守军。然而按照朝廷制度,若想调兵必须出具虎符,因此会稽太守以此为由拒绝发兵。

庄助见太守不听调遣,决定来个下马威。于是当即命人将太守手下的一个司马拖出去斩首,杀鸡儆猴。

会稽郡大小官吏见状无不惊骇,庄助见已收到预期效果,就又一次宣读了皇帝的旨意,会稽太守害怕被杀,只好乖乖交出兵权。

庄助便统领大军乘船渡海救援东瓯,闽越听说朝廷援兵即将到来,担心腹背受敌,于是还没等到汉军上岸就匆匆撤兵回国了。

公元前135年八月,闽越国王又兴兵进攻南越国的边境城池。南越国王遵守先前和汉朝的誓约,没有擅自出兵反击,而是先派人上书言明天子。

汉武帝对于南越国信守盟约的做法十分赞赏,于是大范围调动兵马驰援南越。汉朝兵分两路,一路由大臣王恢兵发豫章郡,另一路由在七国之乱中表现出色的韩安国从会稽郡出兵攻打闽越国。

当时听闻朝廷出兵,淮南王表示反对。认为闽越是蛮夷之地,又地处荒僻,得之无益。况且闽越未曾受过中原王朝的教化,不知礼义。即便朝廷兼并其国土,他们也会降而复叛,又有山水阻隔,只会让朝廷劳师动众,百害而无一利。

等汉武帝收到刘安奏章时,汉军已经逼近阳山岭,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闽越国王闻讯就急忙派重兵据险自守。闽越王的弟弟馀善和宗族公卿们私下密谋,馀善对大家说:“大王没有奏明天子获得准许,就擅自发兵攻打南越,所以朝廷才派兵来征讨我们。汉军兵强马壮,即便我们此番侥幸打败他们,朝廷也会继续增兵,直到将我们灭国为止,到时候我们也难免一死。

不如现在杀掉大王,然后向天子谢罪。如果天子能宽恕我们,撤回朝廷大军,那么闽越国尚可保存。如果天子执意用兵,到那时咱们再奋力死战,就算最后败了,也可以逃命海岛呀!”

众人听后都表示同意,于是把闽越王杀掉,派人向王恢奉上闽越王的首级。王恢见闽越王已死,就对闽越使者说:“大军此次出征,正为诛杀祸首闽越王。两军还未交战罪人就已经伏法,对两国而言都是再好不过的结果。”

不久,王恢下令军队停止进攻,并让人把情形告知韩安国,同时派遣使者去长安请示下一步举措。汉武帝接到奏报,下令大军班师还朝,册封馀善为东越王。

在平定完闽越国之后,汉武帝命令庄助出使晓谕南越国。南越国王赵胡见到汉朝使臣到来,便叩头行使臣子之礼,跪听皇帝诏书。赵胡对庄助说:“大汉天子替微臣兴兵讨伐闽越国,臣感激万分,对于陛下的恩德今生今世报答不尽。”

赵胡为了答谢汉武帝的厚恩,就派太子婴齐去长安充当宫廷宿卫。不仅如此,赵胡接着还对庄助说道:“南越国由于刚刚经历闽越国的侵犯,国中还有一些事务需要处理。大人请先行返回长安,我这几天会尽快收拾行装,入京觐见天子。”

庄助刚离开南越国不久,南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