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后宫干政(1 / 2)

公元前195年,阴历五月二十日,太子刘盈即皇帝位,史称汉惠帝,尊吕后为皇太后。

自从刘邦死后,刘盈年幼柔弱,因此吕后再也没有了约束。刘邦一死,吕后便迫不及待的下令囚禁自己的死对头戚夫人,将戚夫人剃掉头发,带上刑具,命令她干舂米的重活。不仅如此,吕后又把目光盯上了赵王刘如意,前后三次派遣使者诏刘如意入京觐见。赵国丞相周昌对使者说:“当年高祖皇帝把赵王托付给我,如今赵王尚年幼,我私下里听说太后一向怨恨戚夫人,打算把赵王诏进京去一并除掉,所以我不敢让赵王进京。况且赵王目前患病,因此我不能奉诏。”吕后闻之大怒不已,决定先把周昌这个绊脚石挪开,于是命令周昌回京,不再担任赵国的丞相。等周昌一到长安,吕后接着就命使者带赵王进京。刘盈比较厚道,他清楚自己母亲的最终意图,所以赵王还在进京的半道上时,刘盈就亲自到霸上迎接。兄弟俩一同入宫,起居饮食形影不离,正因刘盈的保护,所以吕后一直找不到下毒手的机会。

公元前194年,冬,十二月,刘盈一大清早就到外面打猎,赵王彼时年幼贪睡,因此没有同往。吕后趁此良机命人用毒酒谋害赵王,等到了黎明,刘盈回宫时发现赵王已死多时。随着赵王的惨死,吕后把所有的仇恨都撒向了戚夫人,命人砍断她的手足,挖掉眼睛,割掉耳朵,同时为了防止戚夫人说话,便给她灌了哑药,然后将其关进茅厕里,把戚夫人称为“人彘”,“彘”就是猪的意思。过了几天,吕后让人把刘盈叫到身边一起观赏眼前的“人彘”,刘盈经过询问得知面前之人正是戚夫人,于是痛哭失声,后来大病一场,一年多不能离开病榻。刘盈派人转告吕后说:“这些令人发指的行为不是人能做出来的事,我虽然身为您的儿子,但实在是无法治理这个国家了。”因此整日里饮酒淫乐,再也不过问朝政了,从此国家的大权旁落到吕后手中。

公元年193年,冬,十月,齐王刘肥来京朝见。一日,宫中盛排御宴,刘盈认为刘肥身为自己的兄长,所以安排刘肥上座。不料此举却触怒了吕后,于是她便暗中指使侍者给刘肥倒了一杯毒酒,假称是特意赏赐给齐王,为他祈福。齐王觉得吕后是一番好意,也没有多想,举起酒杯就要喝下去。刘盈觉得事有蹊跷,吕后恐怕没有那么大的善心,所以同时端起刘肥面前的另一杯酒。吕后大惊失色,赶紧站起来泼掉了刘盈酒杯里的酒。刘肥这才意识到酒中有毒,所以不敢再喝了,便找了个借口假装喝醉,然后匆匆离开了酒宴。刘肥回到住处忧心忡忡,担心自己性命不保,这个时候手下的谋臣给刘肥出了一个主意,他建议刘肥把城阳郡这个富庶繁华之地送给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作为收取赋税的封地。事后,吕后果然大喜,便放走了刘肥。

不久,萧何病危,刘盈亲自前往探望,并以国事相问:“先生百年之后,谁能接替您的职位呢?”萧何知道刘盈心里早已有了答案,于是望着刘盈意味深长的说道:“知臣莫若君。”刘盈便抛出了心中的那个人选:“先生觉得曹参怎么样呢?”萧何听后就俯身对刘盈叩头言道:“恭喜陛下已经得到合适的人选了,所以臣以后即便死了也不会有什么遗憾的了。”

七月初五,萧何去世。曹参听闻萧何的死讯,马上对门人说:“赶快为我收拾行装,我不久必定会成为朝廷新任相国。”过了没多久,使者果然诏曹参进宫议事。当月二十七日,便以曹参为相。当曹参年轻时还是布衣之身的时候,与萧何交情匪浅。可二人日后发迹,身居将相之位时却产生了不睦。直到萧何病危之际,他临终前向朝廷推荐的贤才只有曹参一人而已。

曹参成为相国之后,朝廷的所有条令制度都没有变更,一律遵循萧何生前的旧制。为延揽人才,曹参从全国的官员里面专门选拔那些不善言辞而老成持重的人作为自己手下的办事官员。而把那些只知道贪慕虚名,没有真才实干的官吏一一罢免。曹参不分昼夜的饮酒作乐,朝中大小官员及门客见他整日里不处理政事,纷纷前来劝谏,只要这些大臣们开口发表意见,曹参就不停地让他们喝酒。大臣们好不容易找到说话的机会,刚要张嘴,就又被曹参劝酒。所以直到大臣们一个个的喝的酩酊大醉,仍然没有机会开口讲话,像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曹参如果发现官员们犯有微小的过错,就会有意无意的去掩饰庇护,所以丞相府中终年无事。

曹参的儿子为中大夫,刘盈埋怨曹参不理朝政,难道是因为自己年纪轻吗?所以让曹参的儿子回家好好规劝曹参。等曹参的儿子把话说完,曹参勃然大怒,二话不说就抡起鞭子抽了儿子二百鞭,打完之后又对儿子怒吼道:“你赶快回宫侍奉陛下,天下大事不是你该过问的!”到了朝会那一天,刘盈对曹参讲:“前几天是我让你儿子去劝说你的。”曹参听罢,摘下朝冠跪在地上说:“陛下觉得自己与高祖皇帝相比谁更圣明一些呢?”刘盈不假思索的说道:“朕哪里敢和高祖皇帝相提并论呀!”曹参接着又问:“那么陛下觉得臣与萧何谁更贤明呀?”刘盈笑道:“你似乎比萧何略逊一筹吧!”曹参点了点头,从容的回答:“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