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斩蛇起义(1 / 2)

刘所长的舒坦日子还没过几天,老婆孩子热炕头都还没怎么捂热乎呢,天下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求仙失败的秦始皇一口老痰没上来——嗝屁了。

天下苦秦久矣!天若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始皇帝的儿子胡亥通过一系列暗箱操作登上皇位,是为秦二世。秦二世刚坐上老板椅不久,不好好办公,整天忙于斗蛐蛐,喝小酒,谈恋爱,不到半年工夫,全国GDP相比去年严重下滑,老百姓活不下去了。中国历史上的历次农民起义原因往往只有一条——饿!肚里无粮,心中必慌,咋办?那就反他娘的!横竖是个死,拼了,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脑袋掉了碗大个疤,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亲手打开了潘多拉盒子,当年秋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领着九百个逼上梁山的小兵公然拆秦王朝的台,开启了造反模式。正所谓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多米诺骨牌效应已在全国显现,各地的英雄好汉像赶时髦一样搞起了造反的潮流。

时间到了九月份,刘所长最近几天眼皮跳的厉害,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不久,领导派下了任务,让刘所长押送一队囚犯前往骊山服劳役。娘的,客串解差可不是个好活啊,一路上草鞋不知道要磨破几双,还不报销差旅费。刘所长发了一顿牢骚,吻别了老婆孩子,就打卡上路了。

做解差的日子太苦了,生活需要加点甜。刘所长既是个美食家,也是个旅游达人,一路上吃吃逛逛,写写游记,早把看押任务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有些心眼活泛的囚徒见刘所长毫无敬业精神,心生一计,脚底抹油溜了。

有一天队伍行进到丰县西边时,刘所长一时心血来潮,集合队伍点名,孰料有一大半的家伙竟然无故离岗。刘所长自个儿琢磨,用不着到骊山,这些泥腿子们就会跑得一个也不剩,那时候我可成了光杆所长了,领导还能轻饶了我?不死也得扒层皮!想到这里,刘所长下令队伍在此留宿,一个人喝起了闷酒,借酒消愁愁更愁,思来想去也理不出个头绪!酒过三巡,刘所长差不多已经喝透了,有道是酒壮英雄胆,刘所长借着酒劲怒摔酒杯,手提三尺剑,杀气腾腾。你以为所长大人摔杯为号是要杀人吗?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刘所长向来不是按套路出牌的人!他发布第001号所长动员令——解开所有囚徒的绳索,全部无罪释放,弟兄们都洗洗散了吧,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我刘某人也要远走避祸了。这伙囚犯里有十来个人觉得刘所长身上有股子尿性,不像是一般二般的人物,傍上刘所长日后肯定吃香的喝辣的,从此刘邦便有了一众合伙人,开始白手创业——造反!

刘邦自任抗秦救国军芒砀山支队支队长,带领一帮子弟兄在山沟沟里打游击。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送,刘队长守着公路线打打伏击,要啥有啥,吃饱喝足了就钻进山里打打野味,消耗一下多余的卡路里。

某夜,刘队长喝得酩酊大醉,嘴里哼哼着小曲,带领弟兄们在大山里搞五公里武装越野。忽然,尖兵来报,前方一条大白蛇挡住了去路(估摸着这条白蛇和白娘子是同款,正在路边等她的许官人)。蛇在刘队长的家乡话里叫长虫,刘邦一听火冒三丈,差点没把一口老血喷出来,“妈妈的!一条大长虫就把你小子吓成那个怂样?赶紧滚,别给老子丢人!”刘队长也就是喝醉了,要不然他见了那条蛇也得尿裤裆里。刘队长抽出倚天宝剑,踉踉跄跄的来到前面,把在炕上的劲儿全都使了出来,将这条大长虫砍成数段。刘队长这一套辟邪剑法耍下来,手下的弟兄们齐呼:“恭贺大队长,千秋万代,一统江湖!”

人怕出名猪怕壮,刘队长在芒砀山的英雄事迹不胫而走,沛县的小年轻们在报上看到了刘队长的壮举,纷纷前来入伙,觉得跟着刘队长混有前途,可以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因此队伍日渐壮大,远远超出了一个游击支队的编制,有多大的锅就下多少米,所以刘队长又给自己升官了,成了刘司令。

眼见陈胜吴广起义闹得如火如荼,前途一片光明时,各地造反事业健康稳步发展。沛县县长得了红眼病,不甘心做最后一个吃螃蟹的人,起得晚了连条螃蟹腿也分不着。县长大人是吃公家饭的,作作政府报告还行,毕竟那是他的专业,可是造反他不在行呀!一个好汉三个帮,于是县长把两个秘书萧何跟曹参找来共同起草造反纲领。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萧何和曹参这俩家伙蔫坏蔫坏的,这哥俩在心里扒拉起了小算盘,想把利益最大化。二人一合计,肥水不流外人田,打虎需要亲兄弟,造反这块大蛋糕不能便宜了县长这个外来户,如今刘邦风头正劲,跟着大哥混,三天吃九顿,不如请刘邦主持大计。于是他们开始了忽悠领导模式,说领导您是政府委任的县长,如果由您来带头率领沛县人民反叛政府,恐怕难以服众吧?如果您能召集流亡在外的沛县豪杰,借助外援的力量,比如说刘邦,来威服众人,那个时候再起兵,谅大家不敢不从。傻白甜的县长同志不知是计,点头称善,于是县长让带路党樊哙同志去芒砀山联络刘司令员。

等到樊哙同志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