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清茗(1 / 2)

城东静漪楼,是个雅致安静的小院子,也是京城各家官宦的女眷们日常聚会之所,各家小姐们齐聚静漪楼,品茗畅谈,欢笑不休。

初春三月,春风十里,绿柳轻扬,飞花如雨,落在二层楼头。

少女李璎宁斜倚朱栏,伸手接住落花,又扬手掷出,任由花瓣飘落。

“宁儿,茶好了,快来尝尝!”好友苏月容在厅口喊道。

璎宁本嫌厅内人声嘈杂,听好友招呼,也便起身回厅。

“好香啊,好香!”秦太尉家的三小姐秦倩娘年纪最小,她捧着茶盏,只觉茶香清溢,不觉赞叹。

“这茶色透亮,叶片鲜嫩,一看就是今年的新茶。”胡尚书家的二小姐胡采萍微笑道。

秦倩娘好奇道:“新茶?我哥哥前日来信说,今年江南水患,道路不通,想不到还能有新茶送到京里。”

京兆尹刘家的大小姐刘琴儿掩口笑道:“那可不多亏了沈家妹妹,今天的茶都是她带来的。”

沈家大小姐沈青如得意道:“是我舅舅的商队特意送来的,听说一路绕行湖广,可耗了不少人力呢。什么水患火灾,都难不住我沈青如。”

大理寺卿陆家的陆婉儿微笑道:“可不是,沈妹妹的舅舅可是大皇商,为皇上采买用品之余,稍微手指缝漏一点,就够咱们用度了。”

陆婉儿素来嘴上不饶人,眼看沈青如洋洋得意,忍不住语带讥讽。沈青如却还不觉,兀自喜道:“那是自然,本来舅舅还要送新鲜的鲈鱼过来,只是水患阻路,运不过来,实在讨厌。”

陆婉儿轻笑一声,道:“这有何难,沈妹妹家财雄势大,一把银子撒下去,那些鲈鱼自己就游到京城,跳到沈家的锅里了呢。”

沈青如听出她话语不善,皱眉道:“陆姐姐这话说的,我舅舅是为皇家办事,可不是寻常市侩商人,什么财雄势大,莫不是讥笑我?”

温太傅家的千金温玉蘅在各家小姐中年纪最长,这静漪楼的聚会素来是她张罗,眼见两人口角交锋,连忙拦道:“好好的品茶,可别再玩笑了。“说着,她放下茶盏,起身道:”今天约各位在此相聚,一来是春光正好,想念姐妹们;二来,也是为的南方水患。”

沈青如奇道:“南方水患,与咱们京城有什么相干?”

陆婉儿道:“三年前西北地震,温姐姐便带着我们捐出首饰义卖,募得银钱,换成粮食,散给灾民。皇后娘娘知道后,还赏赐了温姐姐。当时沈妹妹年纪尚小,也难怪不知这民间疾苦。”

温玉蘅怕她们再吵起来,连忙道:“沈妹妹当年没赶上,今年参与不也正好?咱们回去都想想,能拿出些什么东西义卖。”

沈青如接口道:“去年我生日,舅舅送了我一颗东海明珠,我就捐这个呗。”

陆婉儿默默在心里翻了个白眼,温玉蘅微笑道:“沈妹妹愿意捐那颗大珍珠出来,那可真是慷慨,咱们都佩服得很。不过……”她拉着沈青如坐下:“你那珠子也太贵重,只怕没几个买得起,要卖得便宜,又糟蹋了妹妹一番心意不是?”说着,她对众人道:“咱们还是捐些小物件,尤以自己亲手所制为佳。毕竟是为水患义卖,都拿家藏的珍玩宝物出来,难免惹人议论。”

“那小妹便手抄一册经书,可好?”一直没说话的苏月容突然开口道。

温玉蘅喜道:“苏妹妹的字在京城大有名声,多少人想求一副墨宝而不可得呢。”

坐在苏月容旁边的李璎宁笑道:“可是抄一册经书,未免太辛苦。再者人都说物以稀为贵,月儿一下写出一本书,岂不是做坏市价。”

苏月容闻言笑道:“好啊好啊,那宁儿你有什么主意?”

李璎宁取出一个锦匣,道:“我近来照着书上写的,学着自制花笺,各位瞧瞧,可还看得过去?”

温玉蘅接过一瞧,赞道:“想不到李家妹子还有这等手艺,这花笺秀雅清丽,闻起来还有淡淡幽香,难为你怎么做出来的。”

李璎宁笑道:“我都是照着书上写的来的,一共十二幅,有十二月应时花卉的纹样。”

陆婉儿道:“这花卉纹样,是照着宫里那套十二花神杯来的,是不是?”

李璎宁点头道:”陆姐姐好眼力,上次进宫为皇后娘娘贺寿,我看杯子纹样新鲜少见,便记了下来。“

沈青如好奇道:”那次不就短短一刻,你就记下来了?我可不信。“

陆婉儿笑道:“李家妹妹素来过目不忘,寻常人见识少,难免不信。”

“陆婉儿,我几时得罪你了!”沈青如再忍不住,开口责问。

李璎宁忙道:“沈姐姐不必多心,陆姐姐并无别意。”

沈青如素来骄横,闻言不语,却也瞪了李璎宁一眼。

李璎宁只作不见,对苏月容道:“月儿,你与其抄经,不如就在这十二幅花笺上写上十二首应时应节的诗词,岂不又省力又好看?”

苏月容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