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1 / 2)

丈夫同意离婚了,我终于可以带着我的孩子嫁给我的男朋友了。

我叫李耘,出生在河南驻马店的一个农村,上面有一个比我大六岁的哥哥,父母都是非常老实本分的农民。

家里不算穷,哥哥也很争气,考了一所名牌大学,又读完研究生,后来留在了苏州工作。

而我呢,从小就不喜欢学习,因此刚读完初中就辍学了,跟着村里的其他女孩子去无锡打工。工厂的生活枯燥忙碌,但在我眼里要比学那些我听不懂的课本来得有趣。

刚满20岁那年,父母给我打电话,让我回家相亲,其实我当时在厂子里谈了一个男朋友,老家是四川的,我知道父母是不会同意的,所以一直也没告诉他们。

我辞职那天,回宿舍收拾行李,我男朋友在旁边帮我叠衣服,他叠得很平整,粗粗的指节上有一些黄色的老茧。

他问我,你还会回来吗?

我看着他笑笑,没说话,其实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这个工厂每天都有人来,也有人离开,但是离开的人都不会再回来。

我也没有多喜欢他,跟他谈恋爱也是因为大家都在谈恋爱。

从小我是比较自卑的,学习不好,没什么文化,长得又很普通,除了个头稍微高一些,但是又不像一些女孩子瘦瘦的,显得高挑,用我妈的话来说,我就是那种高壮高壮的,戴着一副黑框近视眼镜,扔人群中绝不会有人肯看我第二眼。

所以,当一个白白净净的男生说喜欢我时,我找不出任何可以拒绝的理由。

短暂的两个月恋爱就这样无疾而终。

我去车站时,没让他送我,没必要,我不喜欢这种徒增的伤感。

在回到家的半个月内,我相亲了差不多三十几个男孩子,有时候一天要见好几个,加了一堆企鹅号,每晚还要跟他们聊天,聊到后面,我已经无法将他们的脸与账号一一对应了。

最后拍板的是我父母,他们觉得那个剔着圆平头,高个子,黑皮肤的胡明奇很好,他家里在镇上有一间铺面,开了一家小饭店,而且父母都很年轻,我妈妈说婆婆年轻好,以后可以帮我照顾小孩。

最重要的是,他家里只有这一个孩子,所以我嫁过去之后,不用操心太多家庭方面的问题。

我同意了,就算我不同意,我父母也不会听。

双方父母见面后,就开始商讨三金和彩礼,我坐在父母旁边玩手机,听他们把彩礼从20万压到了15万,又从15万涨到了18万。

我被眼前飘来的烟雾打断思绪,抬头看到胡明奇坐在我对面,右手夹着烟,脸上带着漫不经心的笑,我看不懂那种笑的意思。

这其实是我第二次见到胡明奇,第一次是相亲那次,他去我家。我忘记当时聊了什么了,加了企鹅号之后,他就主动给我发过一次消息。

“吃饭了吗?”

“吃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双方拉锯很久,最后定下17万的彩礼。定下了来年五一结婚。

然后胡明奇的爸爸叫他带我去金店买首饰。

我还有点没反应过来,就被我父母推着站起来。

我妈妈拍了拍我的手说道:“你等下去店里好好挑,一定要黄金,要选重的,挑实用的。”

我从小到达都没有戴过什么首饰,对此一无所知,柜台里琳琅满目的黄金有些晃眼睛。

胡明奇随手指了几个物件,询问了价格。

我在他挑的这几样里,选了手镯,项链和耳环,加起来一共两万多,店员问胡明奇要不要刻字。

“刻吗?”

我很喜欢那只手镯,很大的一个圆圈,套在我略粗的手腕上还有些松松的,外圈有很精细的花纹。

“在手镯上刻一个吧。”

胡明奇对店员说,“刻李云。”

“白云的云吗?”店员问道。

“对。”

“不是!”

我跟胡明奇同时答道。

“是耕耘的耘。不用刻李了,就刻一个耘字。”

刻字很快,十几分钟后,我拎着一个包装袋跟着胡明奇走出了店铺。

我对人的情绪一向很敏感,我知道胡明奇有些不高兴了。

他一路上再也没跟我说过话。

我完全不了解他,也不知道说些什么才能打破尴尬,电瓶车越开越快,我坐在后面有些不稳,只好紧紧抓住胡明奇的羽绒服。

我妈妈嫌金手镯太细了,说这是便宜货,她问我是不是胡明奇不愿给我买贵的。

我说是我自己选的,其它的我戴不进去,我妈妈又开始说让我减肥的事情,不然结婚的时候,婚纱都穿不进去。

我没反驳,我确实是属于容易长胖的类型,饭量也比一般人多,170厘米,140斤确实看起来太大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