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四日行(附录:漫谈中药保健(63))(1 / 3)

缆镇语录 沈志伟 1991 字 6个月前

延陵四日行

清明过后十天,周浩然特地请了二天假,加上周末二天共四天。

周浩然、肖文雅夫妇自驾车去延陵看望老师宋天鼎。

延陵,古邑名,大约在今常州、江阴等吴地沿江一带地区。

为春秋吴邑,季札(季子)所居之封邑。

春秋时,吴王寿梦之子季札为避让王位躬耕于舜过山(今常州市焦溪镇与江阴市申港镇交界处);周灵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47年)吴王余祭遂封季札于延陵。

延陵先邑后县,其名相继沿用345年。

延陵郡为中国十大姓之一的“吴”姓的郡望。

《史记· 吴太伯世家》载:“季札封于延陵,故号曰延陵季子。”

《汉书· 地理志上· 会稽郡条》载:“毗陵,季札所居。江在北,东入海,扬州川。莽曰毗坛。”师古曰:“旧延陵,汉改之。”

《后汉书· 郡国志四· 吴郡条》载:“毗陵,季札所居。北江在北。”

注引《越绝书》曰:“县南城,古淹地(今常州市武进区淹城遗址)。上湖中冢者,季子冢也。名延陵墟。”

《春秋》载,季札于公元前485年死后葬在申港西南。

后人在墓旁建季子祠,墓前立碑,传说碑铭\"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10个古篆是孔子所书。今申港中学所在地就是季子祠原址,季子墓高大的封土依然耸立在古老的申浦河西畔。

两汉时期,延陵更名为毗陵。

三国时期,人们仍习惯于将季札所居之地称为延陵;与此同时,延陵这一地望,也成为季札这位历史人物的代称。

季札是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称公子札,是一位与常州、江阴历史渊源有关的古代贤人。传为避王位“弃其室而耕”于常州焦溪与江阴申港交界处的的舜过山下,人称\"延陵季子\"。季札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广交当世贤士,对提高华夏文化作出了贡献。

季札重信义。

一次途经徐国时,徐国的国君非常羡慕他佩带的宝剑,难于启齿相求,季札因自己还要遍访列国,当时未便相赠。

待出使归来,再经徐国时,徐君已死,季札慨然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松树上。

侍从不解。

他说:“我内心早已答应把宝剑送给徐君,难道能因徐君死了就可以违背我的心愿吗?”此事传为千古美谈。

史称季子挂剑。

如今,延陵只是一个小镇的名字。

缆镇到延陵大约450公里,开车需要5个多小时。

宋天鼎,原大学中文系教师,对周浩然很是照顾。

宋天鼎退休后回延陵老家开养生馆,店面是自家的,因为有很高的退休工资,开养生馆纯粹是爱好,发挥余热。

师母周文娟,缆镇人,原大学生物学教师。

宋天鼎的古法中医技术来自家传,按跷、针灸术部分来自周文娟家族。

宋老师的养生馆取名文鼎养生馆,一看就是取自二人的名字。

养生馆一不能输液二不能开药,因为没有资格,只做养生保健。

不过二人都考取了按摩师资格证书。

周文娟负责中医美容顾客,基本上只做拨筋面部美容。

宋天鼎的拿手技术是用按跷、点穴、排淤、针灸等技术调理慢性病。

周浩然和肖文雅上午十点出发,中饭在一个高速服务区勉强对付一下,下午五点钟抵达延陵。

先是送上礼物到文鼎养生馆,然后和宋、周二位老师一起去外面吃饭。

当夜入住延陵最好的酒店,叫做唐刀湖大酒店。

第二天上午,四人游唐刀湖景区。

唐刀湖水利风景区坐落在延陵镇,占地面积7.2平方公里。

唐刀湖与滆湖、 阳湖、 白荡湖并称为“延陵四大湖泊”,景区生物物种繁多,湿地景致独特,是珍贵的湿地资源。

据《毗陵志》记载,东晋南北朝时,宋文帝巡守至此,见此为水涝所渍,下令整治,因为湖型如唐刀,故名唐刀湖。

景区之胜,首在于水。

水是唐刀湖的灵魂,水域面积近2000亩, 京杭大运河、采菱港、延陵港、梅港河、 南通济河等众多水系纵横交汇,湖面水波粼粼,芦影摇曳,湖中禽鸣鱼翔、藕肥菱鲜,近岸沟浜纵横,桑麻成片,湖周堤埂,柳笼烟霞,诗情画意,远近闻名。

千百年来,唐刀湖孕育了许多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玉田螺、通天芦、牵钱磨、金牛滩等故事至今仍然让人津津乐道。

唐刀湖水利风景区拥有独一无二的水景观,具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独特湿地景象。

春夏季节,水面如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