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爪(附录两者同出异名同谓)(1 / 2)

缆镇语录 沈志伟 1438 字 6个月前

鸡爪

鸡爪,鸡的脚爪。

那种红烧的肉鸡的鸡爪。

也就是我们厂里食堂卖六角一只的那种。

打字机、打火机和BP机都爱吃鸡爪,因此相识以至相知真到相爱,因为我们都是男人,那爱就只好委屈一点叫友爱了。

打字机是我的外号。我平素爱好爬格子。

一次到打字店复印稿件,见打字小姐撥的确斳、撥的确斳敲打键盘,屏上便显示出了一行行文字。于是梦想有朝一日有这样一台电脑打字机。

可惜我收不高,又不善节约,到目前连个小钱也没积下来,只好在梦中撥的确斳、撥的确斳了。看来这小子一辈子只好用笔写东西了。

打火机是陕西人,这小子曾到温州某打火机厂打过工。

认识不少打火机。什么汽油打火机,什么电炉丝打火机,什么气体打火机,什么电子打火机,只是这家伙从来没有买过一只打火机,哪怕是一元一只那种世界上最廉价的一次性气体打火机。

他手上倒有一只,是我的,街上一企业为了推销产品在街头赠送的,可我从来没见他用来点过一次烟,他点烟全用火柴。当时我把打火机送给他时,他大叫:撥打字机大好人!斳

BP机是本地人,厂里发下工资,100%上交家中,买菜票用米同我们换,可是这小子有一个梦想:有朝一日,腰上别BP机,招摇过市!

开始时,米六角一斤,刚够卖一只鸡爪。BP机供应米,我们供应菜票。一个月下来,明显我们吃亏了。三个人一月菜票最少270元,全由我与打火机承担,BP机供应90斤米,折人民币54元,太便宜了这小子。

可是我们没有这样算,这样想,从来没有人提起这件事。

终于,一次BP机喝醉了酒,这小子被一瓶啤酒击败,那天BP机生日,我与打火机出资请客。

BP机半哭说:撥我怎么这么不要脸,白吃人家也不脸红,天啊,我为什么要生在这穷家庭里,老天,不公平……不公平,太不公平,太……斳没有撥太斳完,人已扑通在地了。

我们又惊又怕。

BP机酒醒后,一切事又好象没有发生一样。

我们照样啃鸡爪。六角一只,米六角一斤。

不久,米直线上涨,七角一斤―――八角五分一斤―――一元一角一斤一直到一元二角一斤。鸡爪扔是六角一只。

这时,打火机和我却坐卧不安了,仿佛每天都在吃BP机的米似的。

BP机仍旧一个月90斤米,我们一月270元菜票。

还是没有人算这笔帐。

终于,米价涨到一元五角五分,鸡爪仍旧六角一只。

BP机还是一个月90斤米。

这是,我终于忍不住,与打火机算了一笔细帐,决定每个月被BP机45元。否则吃亏了他。

可是BP机死死不要。我们火了,三天理BP机,BP机终于接受了。

BP机有生以来首次请客,45元全花了。又被一瓶啤酒击败,醉笑道:撥我怎么这么不要脸,要了人家的钱,无耻啊,无耻,无……斳没有撥无斳完,人已倒地了。

酒醒,天在依旧。米价上涨马上被BP机家人得知,每月45元又要上交。我照旧日日啃鸡爪。鸡爪,永远六角一只。就象我们三人永远在一起。

附录:

〖帛书本〗: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通行本〗:两者同出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大义】:本章的结束句,该是总结的时候了,看看《道德经》是怎么说的。

首先要明确的是,“两者”指的是哪两者,经过上面的逐句解释,相信大家都知道这应该指的是“有”与“无”。之所以提出来说一句,是看到有注家解释为“道”与“名”,甚至还有解释为“妙”与“徼”的。

传世通行本对这句的断句是这样的:“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还是犯了老错误,尽力将它往骈文上靠,读起来是顺口多了,但不一定准确。

这两句话的关键在于最后的总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历代注家或为之隐,或完全解读错误,大体上认为这句话是对于“道”的感叹或者赞美,简单翻译为:幽深啊精妙,是所有玄妙变化的总门。这样去解释老子思想,就难怪世人都误将老子学说视为“玄学”了。

【阐述】:“同出异名同谓”可以用一个母亲生下的两个孩子来解释:同出,他们都是同一个母亲生下的;异名,一个名叫大郎,一个名叫二郎;同谓,外人都叫他们武家郎。这句话极容易理解,不多阐述了。

“玄”字为象形字,小篆字形,下端象单绞的丝,上端是丝绞上的系带,表示作染丝用的丝结。本义为赤黑色,黑中带红的意思(黑而有赤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