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1 / 2)

问仙殿里,三清神像,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须发洁白如雪,身穿道袍,端坐于上。

玉清元始天尊位居中央,手执玄珠,左手虚捻,象征混沌之时的“无极”状态。

上清灵宝天尊居左,手执玉如意,象征混沌伊始,阴阳初分的“太极”状态

太清道德天尊居右,手执太极神扇,俯视世间万物,象征万物化生的“太初”状态。

神像前置了一座一人合抱的青铜方鼎,里面燃有燃长长短短不尽的香火,香火下方铺着一层厚厚的灰烬,室内烟雾缭绕。

有个一身明黄的身影立在神像之前,他背影挺拔,头戴金冠,发冠之间插了一枚淡青色玉簪,从后背看身形强健,应该是个正值壮年的人,近看才发现,他乌发之中夹杂着从黑色褪色成棕色或是焦黄色的发丝,还有一些已经明显是白色的发丝了。

此人鬓染微霜,面容略有几道皱纹,并不显得苍老,他有一双狭长入鬓的剑眉,一双眼睛眸光锋利,犹如鹰隼,令人不敢直视。

许多年前柔然首领带着部族前来朝拜,他们最勇猛的武士,那个佩戴着兽牙、穿着黄色虎皮长袍,腰挎弯刀、生食牛肉,豪饮烈酒的老族长,在宴饮之时,看到当时正值壮年的皇帝,心悸不已。

他说:“我看见大昭的帝王,就像遇上草原上最凶猛的野兽,他比飞在天上的雄鹰更危险,比奔走在地上的虎狼更残酷。”

这些年,陛下一心求仙,无心世俗。

宫里的人知道,皇帝最近几年确实清心寡欲,不仅于俗务上不大上心,连饭都吃的很少。

有时候甚至一整天都不会想起吃饭。

老太监梁闻喜弓着背,略微担忧着问:“您今儿个还没用膳,可要用些东西?”

年过半百的皇帝在桌案前提起笔,蘸了蘸墨,头也不抬地说:“永寿醒了吗?”

“多亏陛下保佑,公主刚刚已经醒了。”

“惠妃娘娘今天给您带了亲手做的白玉糕来,您要不要尝一尝?惠妃娘娘素来了解您的口味。”

略微踱步,皇帝走到殿中一侧的桌案旁,铺开一张胭脂红颜色的纸,压上镇纸,从竹制笔架上选了一支羊毫毛笔,蘸了蘸墨,低头写字,有一双格外有力的手,他年轻时候擅长骑射,臂力惊人,即使后来久居宫廷身上的力气也没有消退,这份力气,使他对很多事格外有控制力,他自少年起便写得一手好字,挥毫之间说道:“惠妃带来的东西,你们看着办吧。”

梁闻喜心中苦笑,知道这位主子爷今天是不打算吃东西了,他抬头不经意看了一眼,发现陛下今日的字迹格外端正,一眼之间,他看见上面写着:

“三清有德,佐我大昭,朕有一女,芳年十八,名曰檀华,柔嘉居质,纯善有仪,先天有疾……”

梁闻喜恍然想起,胭脂红色是向神灵祈愿所用的纸,而永寿公主的病……又是无药可医的,除了向神明祈愿,又能向谁求助呢?

顷刻之间,皇帝手下的文章已经写到了末尾,他将纸张微微卷起来,走到烟雾缭绕的方鼎之前,借着香火上的一点火星,将手中的表文点燃。

纸张先是烧出一点炭黑,随着黑色晕染有火焰的金光在边缘出现,片刻之后,一团火光乍起,火苗跃动之间,一簇灰屑落入方鼎,和三清烟火并不相混淆。

一身明黄的皇帝看着烟雾之后端坐着的三清像,问道:“朕的永寿现在在做什么?”

梁闻喜说:“公主此刻在赏星,明日要去赴长公主的生辰宴。”他灵机一动问道,“陛下可要去看看公主?公主睡了一整天,今晚大约睡不着了。”

神像前的人影略站了一会儿,说道:“时间不早了,早些安置吧,那些没处理完的奏折,让人送去东宫。”

夜空里,有看不清的鸟儿在星子下振翅远飞,星子一闪一闪的。

芙蓉殿里。

檀华从天空辨认出银河,亮灿灿的一条银色光带,像是一条星子汇成的河流。

室内终究是有些小,她踩了一双木屐走出去,庭院里,古代植被茂盛,不说奇珍异草,就连野花野草也比上辈子见得多,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昆虫。

檀华不知道要去哪儿。

她问:“十七,你在哪儿?”

一个人影从廊柱下面的阴影里走出来,檀华每次看到他从阴影里走出来都觉得很神奇,一个人的气息怎么能和阴影融为一体呢?

繁星之下,穿着一身黑衣的十七面容渐渐清晰起来。

檀华笑着说:“在那儿有什么意思,我们去那儿!”

她随手一指,十七发现她说的方向是院子里的桃花树。

那是一株足有一人合抱的大树,春夏的时候花朵极多,风一吹,簌簌如雨,铺开一地粉红,此时已经到了盛夏,粉色桃花寥寥,尽是苍绿的叶子。

他动起来像一阵风,檀华只觉得有